“还少吗?光是东面就已经一千来人镇守了,而南面有五六百人,我们总的人数也不过一千五百。”
“元帅,照目前的形势,只可智取不可强攻。我们可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先从薄弱处入手,开一个口子,再全体涌入,如何?”
“此法甚妙。那就是从西面或者北面攻城。其中北面要绕到后面去,我们没必要舍近求远。那么最佳的攻城方位是西面?”
“元帅以为如何?”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西面确实是个突破口。不过有一点你们想岔了,不一定非得从西面攻城,制造一点意外把镇守的士兵引到西面不行吗?”
“咦,妙呀!妙不可言!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我们的思维都太过局限了,哪有元帅看得清楚。元帅,是不是要射火箭?”
“嗯。弓箭手,各自找好位置,等命令。”
“遵命!”
十六名弓箭手闻言纷纷出列,爬上高地埋伏好,各自取出背在身后的弓,搭上三支箭。这种箭的箭镞上涂了一种可燃物质,能使箭在和空气摩擦的时候产生火焰。
这也是季淮墨事先设计并命人制造的新型武器,绝对没有第二个国家使用这种东西。而为了训练这些弓箭手,季淮墨更是下了血本请了射箭技艺最高超的师傅过来进行高强度的教学,务必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三箭齐发”这一技艺。
如果每个弓箭手都能同时发射三支箭,那么攻击水平将大大提高,所需人力也会大大降低。
等到所有弓箭手都已就位,并且摆好姿势后,季淮墨才一声令下,“放!”
瞬间,四十八支羽箭同时破空而出,密密麻麻如丝雨,十分整齐和壮观。然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箭在行至半空的时候,纷纷突然亮起一簇火苗。火苗带着凌厉的架势,裹挟着寒风,气势汹汹地往西城楼的方向而去。
而守城的奇丽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他们看到那一个个明黄的光点的时候,火箭已近在眼前。他们只来得及瞪大眼睛,随后便响起了阵阵哀嚎。
“有袭击!安国军队来了!他们袭击了我们!”
然而,还没等这声破碎的呼喊传到其他地方的时候,更令他们绝望的事实来了。那些火箭落在地上,交错在一起,竟连绵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火丛。原本只是小范围的,扑灭即可,可是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刮起了狂风,把火丛无目的地吹得四散都是,火星有的落到士兵的背上,有的落在士兵的脸上。一时之间,西面的城楼哀嚎阵阵,士兵们只能狼狈逃窜,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而此时季淮墨带来的士兵们却是都以逸待劳,站得远远的观看这一出“闹剧”。不知道过了多久,大火渐渐扑灭,而从其他方位陆续赶来支援的守城兵也渐渐就位,季淮墨又是一声令下,“倏”的一声又是四十八支羽箭破空而去。
它们的速度太快了,就算是守城兵已经吃过一次教训了,可是后来的照样中招。一时间,哀鸿遍野。
“时间差不多了,一队带着云梯从山后绕过去,注意不要发出任何声响,攻城门。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有信心吗?”
“有信心!”
“好,出发。其余人跟我继续蹲守此地!”
“是!”
季淮墨趴在山包上始终拿着一个叫“天眼”的新式工具观察着远处的战况,时刻准备下达最精准的指令。
他看到一队人扛着云梯飞速地跑到城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攀爬。此时东部的兵力大多都被吸引到西部去了,镇守空虚,所以他们很容易就爬到了中上半。就在这个时候,上面惶惶不安的人终于有人发现了情况,并开始往下扔巨石。
一时之间云梯上的士兵滚落不少。
但他们前仆后继,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接着补上,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攻城的决心。
等到一队人马消耗殆尽的时间,季淮墨下令二队接着上,采取车轮氏的方法,务必让他们产生疲劳。
而这个时候,发现这里有敌情的其他方位的士兵又纷纷赶过来支援。季淮墨又如法炮制,派十六个弓箭手又迅速赶到另一个山包上,往兵力同样空虚的北城墙发射四十八支羽箭。
就是用这个方法,季淮墨将守城的奇丽士兵支使得团团转,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去支援哪个地方,哪个都想救,往往哪个都救不成功,就在他们分神的空档,已经有援军士兵顺利登顶城楼。
第139章 二县收复
有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援军士兵们登上城楼,终于扬眉吐气,他们夺下插在地上的奇丽战旗,狠狠地扔下城楼,并大肆砍杀着上面的奇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