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巍峨的皇宫里各个心怀鬼胎,看似平静的表象下蕴藏的是“山雨欲来”的汹涌,究竟谁死在谁的手下,现在还尚未可知。
或许,他们都是被自己心中的“鬼”害死了。
老宫女这样对新进宫的小宫女说道。
“啊?嬷嬷,真的有鬼吗?”
“有鬼。”
“鬼在哪儿呢?”
头发发白的老宫女看向了西边某处,目光悠远,“在那里。”
小宫女闻言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却什么都没有。
这个时候,打雷了。
这雨一下就是一夜。
第二天,当宫人们推开“冷宫”的宫门,却爆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尖叫。
淑妃死了。
她睁大着眼睛,吊死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枯树上。
“什么?!舒妃死了?”
“回陛下,是的。在树下发现了淑妃娘娘的遗书,初步怀疑是畏罪自杀。”
“遗书在哪?”
老太监恭谨地双手奉上一张薄薄的纸,上面用鲜血只写了寥寥几个字。
“妾愧对太子,愧对我儿,故唯有一死。”
唯一没说的,就是愧对大安朝,难道淑妃真的是畏罪自杀?这份遗书当真是出于她的意愿?
这些疑团,或许就随着人死,而无法解答了。
“陛下,可以盖棺定论了。淑妃娘娘就是谋害太子殿下的真凶,或许是由于十二皇子要回来了,娘娘觉得无颜见他,故而……一念之差,走上了绝路。”
“你的推测,也不无道理。既然人走了,就算了吧。传旨下去,褫夺她的妃位,允她按照充容之礼下葬。”
充容是嫔妃当中倒数第二低的位份,安平帝这样安排,也算是既惩罚了她,又维持了她最后的体面吧。
由于淑妃的突然自戕,一年前毒害太子案也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安平帝很开心,因为他终于不用顾及十二皇子的面子,而只把淑妃软禁在宫中。
因为他的母妃,本身就是这么个不可原谅的人。否则要怎么解释,在儿子班师回朝的前夕,不想着如何沉冤昭雪,反而畏罪自杀了呢?
只是,罪魁祸首死了又怎样呢?一想到现在依旧在广平昏迷不醒的儿子,安平帝就觉得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德贵,太子的情况还是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回陛下,奴才得到的消息是殿下依旧昏迷不醒,气息微弱,似乎病情并没有起色。”
“神医医治了这么久,怎么会毫无起色?”他不知道闻人辙的阴谋,当初会用他的药毒害先皇后,也是因为闻人辙保证过此毒不会危及腹中胎儿。而安钦扬出生后先天不足,他也只以为是母体太过虚弱的缘故,未曾想到这上面来。
现在更是以为他的儿子之所以会这么虚弱,是因为有人长期下慢性毒的原因。至于是怎么下的,安平帝想当然地认为,是淑妃给太子吃的糕点有问题。毕竟,两个孩子小时候都与淑妃亲厚。
这样想着,他更是觉得淑妃其人真是用心险恶,可恨他以前还觉得她贤良淑德。
“陛下……”
“怎么了?还有何事?”
“这……贵妃娘娘携大公主、二公主在殿外,请求陛下彻查淑妃娘娘暴亡一事。”
“彻查?还有什么可彻查的?真是傻孩子,人家处心积虑要谋害她的弟弟,她反而向着恶人吗?走,出去,朕倒要看看,这三个人能说出什么花来。”
“是。”
德贵缓缓地打开宫门,不一会儿,安平帝出现了,他从容地跨过门槛,就见贵妃带着两个女孩俯首跪在台阶上。
“贵妃,你这是何意?”
“陛下!”贵妃娘娘一叩首,“妾今日来,是为了淑妃一事来向陛下求一个恩典。淑妃一向不理世事,是万万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哦?那你倒是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朕只知道,为母则强,她今日自戕,也是为了她的儿子,你说淑妃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在朕听来,却有些可笑。”
“可是陛下,前段时间十二皇子下落不明的时候,淑妃没有了依靠,完全可以选择在那个时候自杀,可是她却在即将看到希望的时候选择去死,这不符合常理,您不觉得吗?”
“因为她自知罪无可赦!她知道就算她的儿子回来了,也救不了她,反而会成为她儿子唯一的污点,让他被朕厌弃。”
第157章 噩耗
“陛下,那您如何解释这封信?”贵妃娘娘直接从怀中拿出一方锦帕。
“这是什么?呈给朕看看。”
德贵得了指令之后,快速地小跑到下面,接过贵妃娘娘手中的锦帕又跑了回来。
“这是从淑妃宫中找到的写给十二皇子的信,从信中可以看出,淑妃那时候还是希望十二皇子回宫替她洗刷冤屈的,怎么会在短短的几天后就改变主意?如果她的死真是自愿的,那应该就是受了什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