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看着眼前这个崩溃到仪容凌乱的女孩,这是她女儿,她生下来就交到别人手里教养的女儿,一想到这里,长公主口中腥甜。
“噗——”
“公主!”“公主!”嬷嬷和丫鬟上前扶住自家主子,面含担忧。
秦佳宁也愣在了当场,她确实想看到母亲痛苦,但却不是这样的方式,看着对方哭了一口血,秦佳宁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
这些事情,沐彦卿这边不知道,不过他也不轻松,长公主带着秦佳宁离开了庆丰殿,但是事情的余温还在,虽然没有讲,但想法总还是有的,不过沐彦卿并没有多在意,这本来就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而且他们也不敢太放肆。
“即使过了这么些年,长公主的余威还是能震慑这些平日自诩无所不能官员,真是不容小觑,”方进低声感叹。
沐彦卿点头同意自家三师兄的看法,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当年今上能够登基,长公主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朝中这些臣子的父辈当年可都在长公主手下讨生活。当年,长公主和驸马爷的足迹可踏遍了陈朝所有的军队,当时提拔的将领现在在军中的地位恐怕已经足够高了。
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成就本就让世人瞩目,所以一直以来长公主在民间的名望甚高,这是她这些年安享太平的根本,也是她的保命符。
从以前沐彦卿就知道长公主和驸马爷聪明,懂得急流勇退,审时度势,一身权力卸下再不过问朝中事,只过自己的潇洒日子,不过意外还是出现了,沐彦卿叹了一口气,只希望长公主和驸马爷这么多年的筹划不要因为秦佳宁失败才好。
千秋宴后半段沐彦卿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应盛德帝要求,沐彦卿和几个新进举子上台辩学,这本该是同窗之间聚会的项目,沐彦卿虽然没有进过官学,不过他并不陌生,孟先生教学常用辩论之法。
最后自然拔得头筹,然后得到了那盏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花灯,羡煞了一众人等。那盏被翘首以盼的花灯自然不是重点,毕竟是对决总会角逐一个获胜者, 盛德帝既然拿花灯做了彩头, 总有人要得到它, 不过沐彦卿这边的情况还有些不同, 千秋宴散席之后这盏花灯直接被送到了陈府。
几个时辰之前,盛德帝刚为沐彦卿和陈家大姑娘陈姝订了婚约,几个时辰之后就看到两人往来,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内。
不说其他官员和家眷怎么想, 陈府这边是非常满意的,陈太尉和陈宇柒从一开始最大的意愿就是陈姝能够获得幸福,选择沐彦卿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也是因为沐彦卿这个人的品行让人信任,作为父兄,他们更希望沐彦卿带给陈姝的是家庭和睦, 夫妻和美。
在这样的情况下,沐彦卿能够时时刻刻的想着陈姝,自然正中他们下怀, 虽然说未婚的男女不宜走得太近,但已经深有婚约的未婚男女来往信物倒没有什么干系, 谁也挑不出错来。
千秋宴之后, 沐彦卿再也没有见过秦佳宁,或者说秦佳宁再也没有出现在京城各世家的交际圈内,蔚山王这两日正在筹备回蔚山,里面也没有见到佳宁郡主的身影。
千秋宴上佳宁郡主可以说是丑态百出, 就算不能明着议论纷纷,但众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知道内情的私底下自然少不了说道,不过说的多了里面就掺杂了自己的臆想和猜测,至于佳宁郡主具体在哪,谁也不能给出个具体的解释。
因为密切关注对方的动向,沐彦卿倒是早已经知道佳宁郡主现在在何处,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对长公主可以说是万分佩服,果然能在乱世之中以一己之力改变政治走向的女人不好惹,她看得如此长远,做事如此果决,恐怕在如今的朝堂上也没有几个武将可与之比拟。
长公主直接把佳宁郡主送去了教司坊,教司坊是陈朝教养贵族女子的地方,里面的教养嬷嬷狠戾严酷闻名。
教司坊是先祖皇后娘娘一举办学,先祖帝草莽出身一举开创陈朝大业,陈朝初始百废待兴,皇族虽然贵为贵族,自身学识和能力却低下,尤其是女子的教养,实在有违典范之称。
为了不让天下人看笑话,先祖皇后召集前朝有经验的嬷嬷开了教司坊,只为了快速地让贵族女子在先祖帝登基大典之前养成符合自己身份的礼仪和做派。
这并不容易,年纪小的公主郡主世家姑娘尚且可以救一救,年纪大的夫人姑娘可是要改变自身全部习惯才能合格,不过教司坊的嬷嬷愣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先祖帝登基大典上,皇族的妻女姑娘可以说是大大露了一脸,惊呆了明里暗里等着看笑话的世家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