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不过,婶子要是觉得不舒服,就回去歇着。”
“嗯,好。”
楚辞便去找周青,把药单给他:“这是璟世子要的药材,你尽快弄好送过去。”
“是,小姐。”
接下来,楚辞忙着炼药,九月底的时候,凑够了一万瓶。
王氏知道周青要去军营送药,弄了好些吃的穿的,让他给狗娃带去。
从桃花村到清河镇的这段路也已经修好了,人们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上去走走。
这几日秋高气爽,黄昏的时候,一抹抹斜阳横在天边,逶迤出瑰丽的画卷。
一辆马车在昏黄的日色下,慢慢往桃花村而去。
路上平整了,马车行起来要比之前的快,宋孟坐在车辕上,看着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嘴角扬了扬。
他去安州的时候,村子里还没开始修路,不过是过了两个月,村子里又变了一番模样,就是不知道阿凝回去了没有。
脑海里闪过那张柔美清丽的面容,宋孟不由加快了速度,往桃林而去。
宋孟一下马车,就碰见从药山散步回来的谭凝。
黄昏下,她莲步轻缓,一袭青衣随风而扬,那端雅沉静的气韵,轻易地就让人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起来。
谭凝也看见他了,晚风中,两人离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脉脉对视。
两个月不见,更俊雅沉稳了,也更瘦了些。
思及此,谭凝脸上的热度突然就不受控制了起来。
脸上的疤痕已经淡得看不出来了,若在宋家,她鲜少再戴上面纱,此时此刻,那绯绯颜色,简直就是艳若桃李。
宋孟不由地看痴了。
谭凝也说不清,她还留在宋家,是因为喜欢这一份淡静安宁,还是在等一个人回来。
可眼下,不管是因为什么,她心里都很高兴:“你回来了。”
宋孟蓦地回过神来,耳根滚烫了起来:“嗯,回来了。”
说着,朝谭凝走了过去:“我不在的时候,家里发生那么多事情,多谢你照顾我娘。”
“你在信里已经谢过了。”
自从楚辞找谭凝代笔之后,这两个月,两人没少通信。
宋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可我想亲口谢谢你。”谭凝被他盯得心跳都快了起来,微微偏开了脸:“伯母对我也很是照拂,应该的。”
宋孟从怀里掏出了一支簪子,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我那日路过一个摊子,觉得很好看,便买了下来,阿凝,你喜欢吗?”
清河县有风俗,定情的男女都喜欢互赠簪子,宋孟此举是再清楚不过了。
谭凝觉得她脸上的热度又要不受控制了,声音轻得几乎要飘散在风里:“很好看。”
宋孟咧开了嘴角,眼底的笑意亮过了万千星辰:“那我给你戴上。”
谭凝“嗯”了一声,微微低下了头。
宋孟把簪子别在发间:“真好看,阿凝,你真好看。”
谭凝满脸娇羞,却抬起了脸,笑意里满满的脉脉情意:“谢谢,我很喜欢。”
宋孟开心得就好像得到了全世界,要不是怕吓着她,宋孟都想开口说提亲的事情了。
谭凝道:“你出门许久,伯母一定很挂念你,快回去吧。”
“我明日再过来。”
宋蒙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一回家就跟赵氏说买地建房的事情。
赵氏正在择菜,闻言怔住了:“这是咋得了?怎么突然要建房子了?”
宋孟突然脸一红。
赵氏见他这副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儿子终于开窍了,难怪要买地建房,这屋子是简陋了些,她们家现在不缺银子了,绝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
赵氏喜不自禁:“你这是看上哪家姑娘了?跟娘说,娘去提亲。”
“阿凝。”
“你看上谁了?”赵氏惊得瞪大眼,手上的菜都掉地上了,“出去一趟,眼界高了,胆子也大了,可你也不看看,咱们这小门小户,有什么能配得上的?”
“阿凝不是贪慕虚荣的人,她不在乎门第之见,况且,我也不差。”
“谭姑娘没有门第之见,可谭大人呢?你要是谭大人,你舍得让谭姑娘嫁给乡下穷小子吗?”
宋孟噎住了。
赵氏语重心长道:“娘第一眼见谭姑娘的时候,就很喜欢她,她知书达理,待人宽和温厚,没有半点架子,娘真的很喜欢她,可是,你是什么家世,谭姑娘又是什么家世,县令家的千金不是咱们能高攀得上的。”
“娘,我知道我高攀不上,但我一定要娶阿凝,我一定会让谭大人对我刮目相看的。”
赵氏急了:“你这孩子怎么不听劝?即便是在之前,谭姑娘的脸伤还没好,那也是大把青年才俊上门提亲,如今她脸上的疤痕被阿楚治好了,等她回去,求亲的人势必要从县衙排到城门口,你说你要让谭大人对你刮目相看,你怎么就不掂量掂量,你有几斤几两,凭什么让谭大人对你青睐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