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同胞,又自幼一起长大,苏衡很清楚苏氏的脾性,便没有再多言。
苏衡和苏氏长得极为相似,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妹,宋家人听说苏氏的娘家大哥找来了,都惊住了。赵氏疑惑道:“阿音不是说娘家已经没人了吗?怎么又冒出个大哥?”
张氏比她想得更深了些:“不会是知道阿楚被封为郡主,所以找上门想要攀附的吧?”
谭凝摇了摇头:“苏老爷那气度,一看就像是常年身居高位之人,而且他目光清正,不像是攀龙附凤之人。”
张氏嘟囔了一声:“再位高权重,能有阿楚厉害?阿楚可是陛下亲封的一品郡主。”
张氏就是个乡下妇人,见识浅薄,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无权无势的郡主,是比不过手握重权的户部尚书,更别说苏家底蕴深厚,门生遍布朝野。
一屋子的人都看向楚辞,想要一问究竟,被阮氏拦住了。
“这些年,阿音没有娘家撑腰,受了不少委屈,如今娘家人找上来了,天大的喜事,问那么多做什么?”
阮氏并非是在映射张氏,张氏却心虚得僵坐在椅子里,不敢吭声了。
这些年,她可不就是仗着苏氏娘家没人,没人替她撑腰,所以才隔三差五地作妖,要不阮氏护着,指不定就被欺负了。
苏衡的到来,让苏氏又想起了当年的事情,夜里,楚辞去找她的时候,就见她呆愣愣地坐在窗边,神情哀伤凄然。
“阿娘,”楚辞轻声唤道,在她身边坐下,“阿娘要回苏家吗?”
苏氏敢断定,苏衡此番来桃花村找她,苏太傅并不知情。
一个让苏家蒙羞的女儿,苏太傅真的还会认回她吗?
“这世上没有回头路。”
苏氏静默了好一会儿,只说了这么一句。
这些年,她从未提起苏家,日子再苦再难,也不曾向苏家,或是药王谷求助,楚辞知道当年的事伤她极深,她不愿再和过去的人和事有任何的瓜葛。
楚辞忽然想起叶佋曾经说过,他说,苏氏的心上人一直未娶。
原来,说的是楚韫。
苏氏偶尔流露出来的哀伤,是因为楚韫吧。
既然各自心中都有彼此,又为何要蹉跎呢?
“往事已矣,阿娘也该有自己的人生,在长安,牵挂阿娘,等着阿娘的人不止太祖母一个。”
苏氏听懂话中深意,脸上的笑容有些苦涩:“错过的缘,若要强求,只会伤人伤己,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楚辞不知道苏氏在顾虑什么,但楚韫如此情深似海,错过了,当真不会遗憾吗?
“为了阿娘,楚王爷抗旨拒婚,忤逆长辈,非阿娘不娶,这些年,也从未停止过寻找阿娘,又怎能算是强求?楚王爷从未放下阿娘,阿娘要放下吗?”
苏氏神情复杂,问道:“如果阿娘回长安,你知道,你会有怎样的处境吗?”
“我知道,当年的事情会再次被人提起,但阿娘不必顾虑那么多,是非而已,我不在意。”
“但阿娘在意,阿娘从未帮过你什么,你有今日的一切,都是你付出大代价得来的,阿娘不能把你置于风口浪尖,你终要和阿烬成亲,若阿娘回苏家嫁给楚王爷,陛下会更加忌惮,迟早会有祸事,这些,你可想过?”叶佋放弃做回宋义,便是希望苏氏能嫁得所爱。
楚辞也想她幸福,因而,并未想得那么深远。
可苏氏说得不无道理。
楚家、萧家、长公主府,还有宋家在民间的声望,一旦这些势力联合起来,便会威胁到皇权。
燕帝为了阻止他们为云王府翻案,定会再掀起腥风血雨,在证据确凿之前,不宜和燕帝硬碰硬,毕竟燕帝是天下之主,想要弄死他们,绝非什么难事。
“阿娘,”
“阿娘心意已决,”苏氏截断她的话,“于阿娘而言,没什么比你更重要,即便有些事情会有遗憾,但阿娘不后悔。”
楚辞默然,半晌才道:“阿娘能跟我说一说当年的事情吗?”
就算苏氏不回苏家,可当年的事情,她一定要为苏氏讨回公道。
苏氏道:“母亲过世后,父亲为找个人照顾我和大哥,娶了韩氏,韩氏宽厚贤德,对我和大哥极好,哪怕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子女,也未曾苛待我和大哥。”
楚辞怎么觉得这和她见过的韩氏不太一样呢。
难道是彼时韩氏在苏家还没站稳脚跟,所以才伪装得那么贤德宽厚?
楚辞心中涌起疑虑,听苏氏继续说道:“我自幼丧母,韩氏又待我极好,哪怕我自小由祖母教养,但亦十分亲近韩氏,待苏玥如同胞妹妹,苏玥自小便喜欢粘着我,那时候,我以为是姐妹情深,但原来,不过是她们母女俩伪装得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