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的古代团宠生活_作者:九熄(83)

2020-10-09 九熄

“啥?顾秀才对阿焦下药?为啥啊?”

“一定是嫉妒阿焦比他有才学,真是狼心狗肺。”

“阿焦那么厉害,要不是顾秀才害他,咱们村早就出一个案首了,那是多风光的事情啊。”

村民哗然,一下子就跟炸开了锅似的。

村长也来了,至今有些难以置信:“阿楚,顾宁安当真对阿焦下药,害得他无缘院试?”

楚辞点头“嗯”了一声,说道:“既然有人报官,想来不假。”

村长痛心道:“顾宁安太让人失望了。”

楚辞知道村长痛心什么。

一个村要出一个秀才实在是不容易,村长对顾宁安寄以厚望,希望将来他能高中,造福一方。

村长是个有远见的人,所以,才会在村里办学堂,请苏氏当先生,就是希望桃花村能多出几个秀才、举人,甚至是状元爷。

楚辞道:“顾宁安是个毒瘤,早日拔出了,省得他祸害一方,咱们村是钟灵毓秀之地,以后一定越来越好。”

村长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你这丫头真会说话,那承你吉言了。”

“我说的是实话,除了我二哥,学堂里有不少好苗子,只要他们勤加苦学,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

村长既欣慰又惆怅,忍不住就叹了一口气。

楚辞问道:“叔为何事发愁?”村长满面愁容:“虽然大伙儿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但要培养一个读书人却是不易,这束脩......未必就能供得起。”

除了束脩,还要笔墨纸砚,就算考中秀才,参加乡试、会试的时候,还要大把大把的银子做路费,若是外出游学,又是一大笔开销,有些人家就是砸锅卖铁,都不一定能供得起。

不少村民送家里的娃去学堂,只是为了让他们多识几个字,以便将来找份体面的活计,好养家糊口。

当然也有人家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考入清河书院,或是县学,可那毕竟是少数。

楚辞道:“若是有学子能考上清河书院,或者是县学、府学,所需束脩,皆有我出。”

村长惊怔住了:“阿楚,你说啥?”

楚辞笑道:“叔应该听说了,我如今是醉云楼的二当家,这辈子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干,也衣食无忧,能为村里尽一份力,我很高兴。”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阿楚,你还是先跟你阿奶阿娘商量了,再做决定。”

“阿娘教书育人,便是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造福百姓,她一定会支持我的。”

村长见楚辞心意已决,差点老泪纵横,朝她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叔替大伙儿多谢你。”

楚辞连忙扶住楚辞的手臂,微笑着道:“叔是长辈,可要折煞我了。”

村长万分赞赏。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胸怀,终有一日,定能翱翔九天,这小小的桃花村,要飞出一个金凤凰喽。

下晌的时候,宋礼驾着牛车从清河镇回来,牛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

阮氏从牛车上下来,感叹道:“这买东西可比下地累多了。”

赵氏和苏氏闻言都笑了:“可不就是累,我这两条腿,都快不是自己的。”

楚辞倒了茶水,笑道:“阿奶,你们回来,外面天热,快进来喝口水。”

“还是乖孙贴心。”阮氏笑呵呵地进了堂屋。

阮氏一大早就带着赵氏和苏氏去清河镇采买,还不知道顾宁安和宋焦去县衙的事情,楚辞把事情说了一遍。

苏氏神色淡了下来,似是有些自责:“教出如此败类,是我有眼无珠。”

“此事跟阿娘无关,是顾宁安太过于阴狠钻营。”

阮氏沉着脸,气恨道:“歹竹出不了什么好笋,敢害我大孙子,等他回来,老娘不打死他。”

宋礼皱着眉头:“娘,老三那边,”

阮氏怒容满面,厉声道:“自己犯贱,就得自己受着!管她们作甚?”

“阿奶别生气,我们不说这些了,说些高兴的事情。”楚辞哄着阮氏,笑嘻嘻道,“我跟村长说过了,以后村里,若有人考上清河书院,我就供他们科考。”

阮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瞪着眼道:“这算什么好事?”

宋礼和赵氏也倒抽一口凉气:“阿楚,这,这可不是几百两的事情,这就是个无底洞啊。”

楚辞去看苏氏:“阿娘觉得呢?”

苏氏微笑道:“你做得对。”

赵氏“啊”了一声,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咋就对了?”苏氏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不知道还要招多少人眼红,若是寻常商贾,不足为惧,可若是权贵呢?我们无权无势,族中又无子弟为官,于权贵而言,不过是一只蝼蚁,阿楚供有才学之人科考,他日,他们为官,不论是地方官,还是在朝堂,对宋家来说,都是一种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