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做皇帝_作者:青枝令(138)

2020-10-10 青枝令

有的今天没有来了,有几个承受力低的,甚至当场晕厥,还有吐血的。

楚毓冷眼看着,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站在高处,一个小小的举动便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然而,这都是必要的,不可更改。

王则虞也参加了这次选官,本来按照之前的规定,他能很轻易便选上,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名字在那五十个名额。

可谁知楚毓一句说作废便作废。

今日便只好参加这一场考试。

还好如今还是春日,太阳微暖,未有倒寒,否则下去后他怕是得吃上几副药。

他观察了题目,其涵盖领域之广,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这似乎也是在情理之。

毕竟,若是陛下想要选人才,定然是想哪方面都要。

对于无从学习的寒门来说,这些或许很难回答,可王则虞出身世家,其书籍涉猎之广,怕是皇宫都远不如矣。

然而,即便如此,在看到最后一道题目时,他的瞳孔仍是忍不住微微一缩。

商暴利于民。

只是一个陈述,并没有询问什么,这回答的就可多了。

然而王则虞的心思却更远了些。

经商暴利,本就如此,世家之,无不经商者,这也是世家之财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这道题绝对不是让人陈述经商有多好,鼓励其他人也入商籍经商,提高经济水平和百姓生活质量。

它后面跟了个“于民”。

王则虞挑了挑眉,看来陛下是想对商人下了。

不是才收了一个萧家,至于缺钱到如此地步?

王则虞一边思考如何作答,一边想着王家的产业是否有问题,几番思索之后,这才下。

结束之后,官员们把那些白卷挑了出来,又筛选了一番,便将剩下的一百多份试卷交给了楚毓。

楚毓:“……”

他敲了敲桌子,看着站在面前的人悠悠道:“周卿,你是觉得,朕很闲,所以用这么多来消耗朕的时间吗?”

“陛下恕罪,臣等不知陛下标准,实在是怕耽误了陛下选才。”周学士道。

“那就一起讨论,你们一个人的脑袋不够用,就把所有人的脑袋都加在一起用,朕以为,这种事你们应该能办得很令朕满意才是。”楚毓道。

最后周学士只能重新抱着那摞试卷离开了。

“哦对了,你们选定后,记得把这几人的单独提出来给朕。”他说的赫然是裴瑾瑜二人,以及一个即将与永乐成亲的王则虞。

“臣遵旨。”

双方都没再提及之前比试打赌一事。

这早在那一摞白卷显而易见、昭然若揭了,之前定的五十人,其有大半,都在那白卷里,祖制惨败。

剩下那小半多是世家出身。

例如王则虞。

这可极大挽救了官员们的脸面,因而他们对这些人的态度格外好。

几天过后,他们选出来的最后五十名结果出来了,将之交给了楚毓。

楚毓翻了翻,难免有些失望。

还是太少了,这五十人,大概只有二十个能直接安排官职岗位,而其他人,都还差点儿。

翌日早朝,楚毓将那五十份试卷摆在案上。

“爱卿想必也听说了前些日子琼林院之事,有何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楚毓:“现在的员工不行啊,必须得进行上岗培训。”

——

谢谢“望”送的营养液+10、“我待作者如初恋”营养液+50、“2”营养液+10~么么哒~群臣沉默片刻,有人站出来道:“回陛下,祖制关系国之根本,此乃大事,不应随意更改。”

就是说如果想改,必须拿出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

毕竟这件事也关系到他们家族子侄后辈将来是否能入仕途。

他们如今明白,皇帝想做的事想尽办法也会做到,如果不想节外生枝闹出更多难堪,就不能明着和他对着干。

以名望作为选官标准,也并非没有半点好处,否则也不会产生并且沿用如此之久。

天下有识之士,能做到一呼百应,百姓跟随。若是再有能耐些,还能引起反动,建国自立,改旧立新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这,便是名望被用到极致时能造成的后果。

当然,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若只一人,不能成事,且只在乱世时才有可能,太平盛世,百姓吃饱了撑得才闹造反。

可若是反过来,用一个颇具声望的人管理一方政务,百姓们也会因为信服他而安定,朝廷政策推广下去才能更容易实行。

用另一个词来说,这就是信仰之力,就好比现在某个产品被某个明星代言,他的粉丝们便会因为他而支持产品,一个道理。

而楚毓如今要做的,就是把标准从注重流量,开始转变成注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