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180)

2020-10-15 百里玺

可是,小昏侯这首《佛前莲遇上虞美人》,堪比阿难!

小昏侯这对佛教的领悟,何等的深邃。

小昏侯信手拈来的佛歇语,情深之重,超过天竺多少高僧!比佛陀弟子阿难陀,不逞多让!

达海老和尚泣泪,放下法杖,匍匐在地,朝小昏侯叩拜。

“佛陀弟子降世!”

“中土佛法大兴啊!”

...

“咦?”

“啊?”

画舫众纨绔们瞪大了眼睛,沈万宝心头哀嚎。

这样,李虞郡主就笑着和小昏侯和好了?

谢安然驸马遇上项凌公主,只能狼狈出逃。

小昏侯光明正大的逛烟雨画舫,出了门临场作了一首佛诗,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这样就把李虞郡主给哄好了?

这~,这没天理啊!

小昏侯,这世上当真无人可制他?深夜。

秦淮元宵灯会落幕,画舫依然灯火通明,街头和河畔的热闹人群,终于渐渐散去。

楚天秀和李虞郡主,满脸幽怨的狄儿,醉醺醺的祖儿,一起乘座驾,返回平王府。

马车路过长乐街的鸿门客栈。

楚天秀无意间看到,鸿门客栈里数百名儒生们,贾生在儒生人群中,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表言论,似乎在声讨着什么。

这群儒生在痛心疾首,说《石头记》怎么怎么...。

“不久之前得到的消息,烟雨画舫,居然当众表演这种小黄戏!上演了一出贾宝玉梦遇金陵十二金钗...天呐,这是要让整个金陵城,都被《石头记》给污染!”

“这是秦淮河畔,响起了小昏侯的靡靡之音啊!”

“这是要败坏我大楚的风气,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封杀!”

“对,应当严厉的封杀《石头记》!”

“我们金陵儒生要团结起来,向公车府上抗议书,封杀这本小黄文。”

“对,明日我们便去公车府上书!”

楚天秀听了,纳闷。

金陵城里的儒生们,也看过《石头记》?

本小侯爷没让你们看啊,你们从哪里偷偷弄来的手抄本?呃...不会是贾生,从平王府偷偷带出去的吧!

他怎么记得,后世最爱看《石头记》的,就是这群儒生啊!

算了,不管这群口是心非的儒生。

今晚在烟雨画舫,酒喝得有点多,回去睡上一觉再说。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

金陵皇城。

慈宁宫。

皇帝项燕然和崔皇后回到寝宫。

他面色阴沉,并未睡下,反而忧心忡忡。

这个元宵佳节,乃是举国欢庆,与民同欢的好日子,他这个皇帝却过的很不痛快。

不论是吴王、淮南王等诸侯王们在金陵城里的嚣张跋扈,还是匈奴使节伊雉的张狂,都让他如鲠在喉。

吐不出来,吞咽不下!

难受的要死。

尤其是吴王世子项贤那番话,骂的十分难听。

但是。

这话虽难听,却道出了一个他很不想面对的事实。

他在位的这些年,“外无战功,内无治功”。一句话刺的他心痛,让他睡不着啊!

他这皇帝忍辱负重十年,一边用黄老之术,与民休养生息。一边在焉支山下,驯养战马、囤积骑兵,厉兵秣马。

项燕然知道,自己现在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为大楚积累实力,为日后踏平心腹大患匈奴做准备。

可是天下人不知道!

那些诸侯们就绝不承认,他这个皇帝,有什么大作为。

相反,诸侯们各个都觉得,自己在封国比皇帝干的更出色。他们要是一旦当上皇帝,要比他项燕然强十倍。

如果他这皇帝现在死了,那他项燕然在大楚史书上,估计也就留下“平庸”二字了,生平一笔带过。

皇帝项燕然心中憋屈感,越来越强烈。

他早就变法之心。

只是,事关重大,阻难重重,犹豫不决,迟迟未下决断。

今晚元宵佳节,他在烟雨画舫亲眼见了众诸侯王和匈奴使节伊雉,那副“不尊天子,轻视大楚”的傲慢态度,让他终于下了决心。

诸侯不尊天子!

匈奴轻慢大楚!

这迟早会生出大祸。

这金陵城张灯结彩,处处笙箫,看似天下太平,一片繁华盛景,底下却是烈火烹油。

太子项天歌年十四岁,尚太年轻,经历的风雨太少,像蠢鹅一样易怒,莽撞冲动,一言不合便要杀吴世子。太子至少要五年到十年之后,才能成熟、稳重起来。

大楚皇朝历代皇帝,大多都很短命。

经常不是病死,就是意外身故...诸侯造反,宫廷政变,手足相残,遭遇刺杀,那也有的。

项燕然也不知道自己能在皇帝位上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