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194)

2020-10-15 百里玺

次日。

一大早。

楚天秀这位县令大老爷,便带上李敢年,还有县尉赵虎、典吏蒋冈,兴冲冲的去上丹阳县的马鞍山。

马鞍山上的南山矿场,一大群矿工们热火朝天,挥舞着铁锹奋力挖坑。

这是一座露天地表矿,矿脉直接露在山体,或者是浅埋,不用打矿洞,直接在地面往下挖便是。

马鞍山最挣钱的莫过于山上的一座铜矿了,挖出来的铜矿,炼铸成铜币就是钱。

挖出的铜矿,送去县城里提炼为铜,然后再铸成铜币。

采矿、提炼、浇铸,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了加速挖铜,光是这座铜矿便雇佣了足足数百名矿工之多,其余提炼、浇筑更是不少。

铸铜币产业,也是丹阳县的一个大产业。

在这座矿场督工的,是平王府派来的一名李氏老人,为矿区的老总管,以防有盗窃。

“小人见过姑爷!”

李老总管见小昏侯来了,连忙躬礼。

楚天秀问道:“这座铜矿还能挖多久?”

“不太好说,估摸着能有几十年吧!小的已经从县城招揽了大批石工,抓紧挖铜。...就是,这铁器不太够,挖铜进展缓慢。”

李老总管摇头道。

“哦!”

楚天秀接过来,看了一下矿工的挖矿铁锹。

要挖铜矿,先炼铁。

这是必备的生产工具。

马鞍山的铁矿,其实远远比铜矿要多太多,是一座巨型铁矿区。整个长江下游,最大的铁矿区。

而且,它还是得天独厚的露天矿。

由此也知,马鞍山铁矿储备量的恐怖。哪怕满足整个大楚皇朝的“农用、军备、工用”的用铁量,也绰绰有余。

丹阳县里也有炼铁作坊,能冶铁,生产各种铁农具、铁锹。

只是,丹阳县的冶铁技术似乎还很弱,打造的铁器挖矿石,经常容易折断、崩裂。

难道是生铁?

矿区很多断裂的铁锹,不得不带回县城去,重新回炉锻打。

质量太低劣啊!

“丹阳县的冶铁量,是多少?”

楚天秀皱眉,问道。

李老总管对这些很熟悉,立刻道:“县城里有一座炼铁作坊,三座炼铁炉,一日产生铁约三百斤左右!然后铁匠们将生铁,锻打为铁器。一半是供农耕,一半供矿区。”

楚天秀听了牙疼。

日产三百...斤?

打造成铁器,也就数十件吧。这样低微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县城的用铁需求。

楚天秀一眼也看不出,这些铁锹的品质,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准。但如此易折、崩裂,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离坚硬的“钢”,更是差得远。

劣质的铁器,卖不出好价钱,自然也没什么利润。也就本县的农民和矿工会用,卖不到外地区。

马鞍山矿区的重点还是放在挖铜上,直接铸造铜币,天下通行,这比冶铁,来钱更快。

楚天秀翻看了一下他们挖出的各色矿石。

除了铜矿和铁矿之外,还一种非常好的伴生矿,灰色的磷矿磷酸盐!

楚天秀神色不由惊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磷矿可以用来制造磷肥,磷肥才是农田增产的超级大杀器。只是,这个时代的人,还远远认识不到磷肥和磷矿的用处。

丹阳县这三千户小县,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以后就要靠铁矿和磷矿,来发家致富了。

现在的朝廷,不仅没有禁止铸铜。

连冶铁,都允许私人冶炼和打造。

...

楚天秀去了一趟矿区,下午便回到丹阳县城,去了县城里的一座冶铁作坊。

冶铁作坊的落后,铁器不足,严重拖延了挖铜矿的速度。

不管是为了抢铸铜币,还是为了冶铁本身,都要立刻上马,兴建一座巨型的炼铁作坊,大规模冶炼“钢”。

不错,直接炼“钢”。

他不想慢慢腾腾的浪费时间。

他要建一座大楚皇朝最庞大的冶铁场,将丹阳县改造成为一座冶铁工业基地。

丹阳县拥有一座马鞍山,这是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不好好利用,简直是天大的浪费啊。

只要技术上领先,生产的钢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

钢的利润,更是远超过农业。

农业什么的,放一边去慢慢发展吧。

强大的钢铁产能一旦上来,地里用上锋利而坚固的大钢犁,耕地能力直接翻一倍都绰绰有余,多少地都不够来种。

楚天秀将丹阳县城里,所有的大小作坊,炼铁户、铁匠们全都召集起来,并不多,仅仅只有数十人,很多都是一户人家一个打铁铺子。

他们本身就是丹阳郡主的食邑户口,算得上是丹阳郡主的人,这个时代的人世世代代都无法脱离户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