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206)

2020-10-15 百里玺

太子项天歌拿到《大楚邸报》的第一版,看着精美的邸报,简直难以置信。

就像看到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一样,还是他亲手缔造的,不由感动得想哭。

谢安然和沈万宝,都是震惊的目瞪口呆。

楚天秀带过来的厚厚的一叠《大楚邸报》,足有三千份之多。

大楚的书生,一辈子习惯了手抄书,哪怕是同一个人,抄同一份书,笔迹也会变化,不一样。

可这三千份邸报,上面的字迹完全一模一样。

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这就是你说的印刷术?...这太神奇了,既然能印邸报,应该也能印书吧!”

谢安然啧啧称奇。

他们听小昏侯说过印刷术,但是还没有亲眼见过。

现在亲眼看到《大楚邸报》,才知道印刷术如此的神奇。

“肯定能印书啊!大楚的书生,有了这个宝贝,不用再辛苦去抄书了,直接印书就是。...对,卖书,似乎也能挣银子啊!”

沈万宝惊喜道。

楚天秀点头,笑道:“不错,这就是印刷术。先把字雕刻出来,然后直接印在纸上...如此,不断复印。一日之间,可以复印数千份。完全不是抄书可比的。”

这个没用什么好隐瞒的。

邸报字迹完全一样,稍微想一想,便明白这是印出来的。

就像官印一样,不管怎么印,出来的章子都一模一样。

只是,雕刻印刷和活字印刷,这两个工艺只隔了一层纸,却有着巨大的效率区别,未必有人能看出来了。

大部分人可能会本能的觉得,这是雕刻印刷出来的,很难想到活字印刷这个东西。

邸报这个玩意,才叫效率啊!

朝廷的御史台,有四五十号御史,各个能骂。

但是有了《大楚邸报》,他小昏侯一人,就有几千张嘴。一旦开火,看看谁能喷的过谁!项天歌带着几份《大楚邸报》,匆匆来到金陵皇宫外,向禁军通禀,求见皇帝。

虽然他觉得这是一项天大的功绩。

可终究还不知道,皇帝对《大楚邸报》的态度。

项天歌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是否准许他入宫。

不多久,一名太监出来带着太子入宫,去见皇帝。

...

宫内。

金銮殿。

大楚皇帝项燕然心不在焉的看着大楚各郡呈交的奏章,颇为心烦。

他心意已决,欲推行庚子新政。

将这大楚天下,内内外外,全部整顿一遍。

内除诸侯,北征匈奴!

他项燕然要亲手完成这两桩盖世奇功。

为政之道,在人。

需要有大臣,执行他这皇帝的意志。

把一批得力能干的新臣选出来,才能顺利推行新政。

元宵一过。

他便把孔寒友叫入宫内,“提点”了一番。

御史大夫孔寒友身为儒派的领袖,早有变革之心,只是苦等机会。

得知帝心思变。

孔寒友欣喜若狂,心领神会,立刻率领众御史们在早朝上,猛烈抨击“举子”,借此抨击举子身后的门阀勋贵集团。

这都是冲着“岁举制”去的,欲改革这积弊已久的举荐制度。

朝廷选臣,靠的是举荐。

凭借这“举荐”制度,各大门阀、勋贵都能举荐自家嫡系子弟,入朝为官。

如果举子们出色能干,那倒也算了。

可是,他这个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十余年,亲眼看着举子,年复一年,日益不堪。

今年的岁举,尤其的废物。

金陵头号大纨绔小昏侯,居然夺得殿试魁首。可见其他举子,有多么的不堪。

这些门阀勋贵的举子们尽是一群庸碌之辈。

这岁举制,也是该改一改了。

但是,御史们的抨击,明显遇到了朝堂上众门阀、勋贵们的强大阻力,强烈反对。

从谢主相,王肃副相,到九卿等,他们坚决不同意改制。

口口声声号称举荐制为“祖制”,就算略有瑕疵,也不能改。顶多,各大门阀勋贵,尽量挑出色的举子,举荐给朝廷。

甚至平王李荣也沉默不言,虽未反对,也没表示支持。

小半个月下来,朝臣们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御史台虽然占着上风,战果却寥寥无几。

想改岁举制,也改不动啊!

这让皇帝项燕然,颇为失望。

皇帝项燕然忽然听到蔡和大太监来报,说太子求见,欲献上一份“广开言路”的《大楚邸报》。

这让他有些惊讶。

《大楚邸报》,听着有些新鲜,闻所未闻的新奇之物。

最重要的是,太子居然想到“广开言路”,这实属难得啊!

项燕然终于准许太子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