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咱们还是很有影响力啊!”
“贾生,你快瞧瞧!咱们下次,再搞几次大聚会,让我们儒生们的主张,众所周知。”
一群儒生们聚在一起,一个个眉飞色舞,满脸的喜色。
虽然,上面没有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但是金陵儒生这个大群体,在大楚邸报亮相,这足以显示了他们这群儒生的存在感啊!
贾生看着《大楚邸报》,皱起眉头,十分郁闷,却又疑惑。
这《大楚邸报》是小昏侯办的。
小昏侯对儒生们抨击《石头记》骂这书太黄了,居然浑然不在意,还公然的登在《大楚邸报》上,令众人皆知。
这算怎么回事?
小昏侯根本不在乎别人骂他?
这...似乎也对,小昏侯从来就不怕人骂他。别人越骂他,小昏侯越兴奋,简直像是荣耀一样。
小昏侯的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这让贾生心中好气愤。
感觉他一拳砸在软面团上,对小昏侯秋毫无伤。
这《大楚邸报》还公然刊登了《石头记》的第一章,卖出数千上万份,金陵城里家家户户都能看到。
此书的诱惑力极强,一旦他们看上瘾...
天呐!
贾生心中感到悲凉。
他鼓足了劲,号召众儒生们一起来骂小昏侯,抨击《石头记》,想要阻止这本小黄书走出平王府。
可是,这《石头记》不但要走出平王府,看样子,马上就能横扫金陵城,甚至大楚皇朝了。金陵城里的门阀和勋贵,每一座府邸,几乎全都卖了至少数十份以上的《大楚邸报》,各家主、嫡系士子们,几乎是人手一份。
不买不行啊!
连皇宫,朝廷各衙门全都有了。
他们这些门阀勋贵士子们能不赶紧跟风,追随潮流吗!
一群青年士子们拿着邸报,兴冲冲来到谢府,找谢灵云道贺。
谢灵云是金陵门阀士子里面,少有的被登载在《大楚邸报》里的青年士子。
“谢兄,你上《大楚邸报》了!这可是大事啊,咱们金陵城这么多门阀年青的士子,都没人能上邸报。你可是仅有的一人!”
“谢兄,你真不打算再写诗了,改写小说了吗?”
众士子们眼神中,充满了羡慕。
年青士子们只能在士子之间混,很少有机会在朝廷高官面前露脸,更别说扬名了。
那些位列三公九卿的朝臣们,都忙着朝政大事,很少会关注到他们这些中下层的士子。
谢灵云作为金陵青年第一诗赋高手,也算年青士子中的佼佼者了,但名气一直不够响亮,比他大哥谢安然差了好多。
再加上殿试失利,仅仅位列岁举中等。靠着谢胡雍主相这位爷爷,才留在金陵城的衙门,当一个文吏,慢慢熬资历。
可这份《大楚邸报》,上至皇上,下至朝臣百官,和金陵寻常儒生们,几乎都会看。
皇帝能看到你的名字,知道你这个人存在,这是多大的荣幸啊!
在大楚邸报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号,那可是扬名立万的大事。
短短一日之间,谢灵云的名气,至少能暴增百倍。哪怕一些不关注晚辈的老臣,也会知道他的名号。
名望,又被叫“德高望重”,在大楚官场上作用巨大。
有名望者,加官进爵,大家都没意见。
你要是毫无名气,却被突然加了官爵,肯定会被御史怀疑徇私舞弊,非被众官员们鄙视不可。
这暴增的名望,对谢灵云的仕途,大有益处。
“想上这《大楚邸报》,的确非常的不容易。这份邸报,乃是我大哥谢安然和小昏侯、太子、沈万宝四人一起办的。
我大哥提携我,专门给我留了一条正在写长篇小说的消息,否则我也上不了。至于写诗,我最近诗太短了,写着不过瘾,还是小说大长篇写着爽!”
谢灵云被众士子们簇拥,眉宇间难以掩饰的得意。
谢安然负责采集各地的消息,特意帮他单独列了一条消息。这种待遇,又岂是别人能享受到的?!
等他的长篇小说一出炉,定然能博得一个满堂喝彩,声望节节暴涨。
那时,他凭借文学出众,从同僚里面脱颖而出。
被加官,也就顺理成章了。也不用担心,被御史骂,说他是谢主相之孙,靠丞相徇私,方能加官进爵。
“谢兄,能否替小弟引荐一下谢驸马!帮小弟上一次《大楚邸报》?”
“我也想上!只要能在邸报上,写一下我的名字就行。”
众士子顿时急切。
“我大哥说了,有重大消息才能上。”
谢灵云连忙摇手,“除非你们有什么大新闻消息,或者你们府邸有什么重大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