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和批判书,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等我读完,我便去《大楚邸报》上投稿,狠狠的批判一番。”
贾生哼哼,摆正凌乱的衣裳,大摇大摆而去。
《大楚邸报》是收书生投稿的,不仅收,还付钱,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章,能挣十几个铜板呢。
他在私塾教书的闲暇,已经在《大楚邸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石头记》的文章,狠狠批评里面的靡靡声色。
这文章,在金陵城里引起了不少的争论,甚至很多士子、儒生们,经常争吵不休。
指不定,他还能靠写批评小昏侯和《石头记》的文章,把这二两银子给挣回来。
至于为什么小昏侯主办的邸报,会刊登批判《石头记》的文章?
贾生得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心得。
小昏侯完全不要脸了,为了卖书,巴不得大家一起来争吵,炒热度,人尽皆知。
为了挣这铜臭钱,小昏侯恨不得自己骂自己了——但这未免表现的太赤裸裸了。所以小昏侯,盼着被人来骂他。
既然如此,他贾生当然就不客气了。
他现在是金陵城里骂《石头记》,骂的最响亮的儒生,他已经骂成了头号专家,名气那也是节节暴涨啊!
金陵城里的书生,几乎都认得他了。楚天秀和李虞、狄儿、祖儿,坐在一辆豪华马车上,远远的看到众多士子、千金小姐、儒生和各府的仆人们,在丹阳书坊,抢购《石头记》。
他不由看的津津有味,心头暗爽。
这倒不是单纯卖多少银两的问题,这第一批两千册也就四千两银子。
但这是巨大的影响力啊!
这本《石头记》轰动大卖之后,不断扩散到大楚各地,不用多久,整个大楚人尽皆知。
读书人都会抢着看《石头记》。
小昏侯,大楚皇朝新一代文学大宗师的地位,将会由此奠定。
大楚皇朝目前德高望重的文学宗师,几乎都是三公九卿等朝堂高官,或者在野的名望大儒。
两个巴掌数下来,也不超过十人。
全是白须老头,没有一个年轻人。
文学宗师的地位是极高的,一句话顶的上几百几千人的话更管用。书生们无不狂热,奉为至理名言。
文学宗师最大的特权,就是他从此有了评价别人的权利。
而别人是不敢,没有资格随便评价宗师。
这可不是谢灵云的那个什么金陵青年第一诗赋高手,同辈中间混一混,可以比的。在宗师面前,只能老实听话,请求指点。
他小昏侯将会成为大楚最年青的文学大宗师,他有资格评价别人,但是别人没资格来评价他。
李虞翻了一个俏美的白眼,幽幽道:“夫君,现在书已经卖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了吧!”
这稿子写出来,就被楚天秀给藏起来了。
连她和狄儿、祖儿三人都没有看到。
“就是!”
“姑爷这么保密,连我们几个都不让看!”
狄儿和祖儿也好生气。
楚天秀笑道,“行,今晚我们就回去看《石头记》,看一个通宵!”
...
丹阳书坊的销售十分火爆。
《石头记》第一次出货,才一个时辰,足足一千册就被士子和儒生们给抢光了。
剩下没有买到的小厮、丫鬟们,急的围在书坊门外不肯走。他们可是奉了家主、夫人之命,一定要买到《石头记》。
书坊主不得已,请示了小昏侯之后,把原本准备明天卖的货,也提前拿出来卖。甚至派人通知印刷厂,抓紧印刷红楼梦。
从上午到晚上,两千册《石头记》销售一空。
...
这一夜。
金陵城里大户人家,家家户户内宅深处,灯火盏盏,犹如那天上的繁星,彻夜不息。
数以千计的痴男怨女,千金小姐,风流士子,儒生,在挑灯夜战。
明日事明日再说,今晚先看《石头记》
平王府。
虞园,香闺。
李虞、祖儿和狄儿,她们三人凑在一起,津津有味翻看一本《石头记》,窃窃私语着。
议论着剧情,不时笑着淬骂几声,自然是在说,姑爷这么多花花肠子,把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她们,写的这般栩栩如生。
楚天秀被赶出香闺,欲哭无泪,在书房里失眠了。
他独自一人数着小鸡,好无聊啊。
失策啊!
今夜,我把金陵城都祸害了。
可是,谁来祸害我啊?!
...
平王府。
二夫人谢丽元缠着平王李荣,非要和他一起看这《石头记》。
她自己一个人看有什么劲,还是得一起看才好。
李荣卸了太尉甲,无奈道:“夫人,这夜色已深,明天还要上早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