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229)

2020-10-15 百里玺

里面还夹带了一张小纸条,“小昏侯,若在朝堂上有言语得罪之处,还请勿要怪罪!”

楚天秀笑了笑。

那三份协议早给他不就得了,他早就开炮,助儒派轰击岁举制了。非要在这朝堂形势紧迫下,才肯交出这第一份协议来。

“行。我闭嘴,你们随便骂!”

楚天秀答应了。

反正他小昏侯早就被骂惯了,多骂两下也不会掉肉。这份协议让董贤良欠下一个大人情,儒派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

楚天秀这边一点头,御史台立刻开始炮轰。

“皇上,众所周知,小昏侯乃是金陵赫赫有名之纨绔,名声恶劣。

但他是已亥年殿试头名,可见其余众举子是何等的不堪。

我大楚长此以往,有何贤能人才可用?岁举制腐朽不堪,当立刻废黜。中正大儒,为朝廷选才。”

一名御史出列,义正言辞道。

众朝臣们,顿时看向小昏侯。又骂到小昏侯头上了,正常情况下,小昏侯是爵不会忍的。

楚天秀却默不作声。

谢胡雍坐在殿上,一直沉默不语。他是主相,眼前这较量,还不需他亲自上场。

王肃副相冷笑。

御史台又拿小昏侯当靶子,指桑骂槐,抨击岁举了!

小昏侯默不吭声,毫无疑问肯定是收了好处,否则御史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招惹小昏侯这个劲敌。

但是,御史台想要批臭小昏侯,从殿试头名上批倒岁举制,又岂是那么容易!

丞相府又不是吃干饭的。

“皇上,臣有奏!”

王肃副相站了出来,也不反对,只是淡淡道:“陛下,小昏侯造昏侯纸,此乃我大楚文化大兴的祥瑞之兆。

但是,朝廷郡县、民间,依然在使用笨重不便的竹简。

臣请朝廷正式下令,以纸代简,通行天下!”

大农令杨褚也上奏,缓缓道:“臣附议。‘以纸代简’所需费用,由大农令调拨。”

大农令,管的就是大楚钱粮、税赋等相关的财政,相当于中央财政部。

“卧槽~!”

楚天秀顿时瞪大了眼睛,震惊了。

昏侯纸已经在金陵城流行一段时间了,朝廷虽然在使用,一直没有下任何“以纸代简”的政令。

所以,各地郡县,连近在百里远的丹阳县都还在使用竹简,更别说其它地方。

这丞相府真舍得下本钱啊!

居然这个关头,把“以纸代简”拿出来。

一个县一日用掉数百、千张纸,大楚至少是日耗百万张以上纸。这还只是最低级的使用量,等完全推广开来,日用千万张那也是寻常。

没有丞相府下令,这断然是做不到的。

纸张价钱还比较昂贵,没有大农令的财政拨款,大楚百郡千县的衙门也根本无法推行以纸代简。王肃副相提出“以纸代简”,大司农杨褚出面表示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之后。

“臣赞同!”

“臣等附议!”

丞相府,众臣们纷纷表态支持。

目前,大楚最大的造纸作坊,是丹阳郡主名下的作坊,得利的是平王府。

第二大便是沈氏造纸作坊,沈家能从平王府小昏侯的手里拿到造纸术,那也是相当不容易。

一个沈府外戚,一个平王府,两家几乎平分了大楚的造纸业。

谁去招惹他们两家?

御史台在这件事情上,根本没法反对的,就算心里反对,也只能沉默不言。

皇帝项燕然沉默。

颁布这道政令,这相当于朝廷出面,给小昏侯洗白了。

可他也不能不批准,毕竟事关母后沈太后的亲族。

而且,纸书用了这么久,其中利弊也早就看出来了。纸书的好处,远远百倍于竹简,越早推广越好。

丞相府在时间上,拿捏的非常精准。

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以纸代简”拿出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朝政推广到整个大楚,谁也阻挡不住。还把御史台的又一波凶猛进攻,给堵了回去。

皇帝项燕然淡淡点头,道:“准!竹简笨重不便,早就该淘汰了。颁布朕的旨意,凡朝廷郡县衙门,往来文书,一概以纸代竹简。”

以纸代简,令简牍文书从此绝迹。

纸书成为官方文件的载体,大楚民间定然也会很快完全流通起来。

这道政令,顺利通过朝堂审议。

御史大夫孔寒友和众御史们沉默了,他们感受到一种近乎窒息的压力。

这就是门阀勋贵派,掌握的恐怖权力!

近乎碾压!

王肃副相轻轻松松请求颁布一个“以纸代简”的政令。

相当于朝廷给小昏侯一个正式认证,表彰小昏侯做出巨大的贡献,顺手就把小昏侯以前的“污名”给洗干净了,白白净净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