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301)

2020-10-15 百里玺

楚天秀正在这凉爽的书房内,惬意的写稿子。

祖儿惬意的吃着在木盆内冰冻过的瓜果,在看新书稿子。

“奢侈啊!”

董贤良惊得目瞪口呆,他这半辈子见过众多土财主、官宦大户人家。

还从未见过,有人以巨冰放在屋内消暑的。

这回算是真正见了开了眼界。

他去拜访谢老丞相、王肃大人、卢梓大人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这些门阀士族大老爷们,如此挥霍奢侈。

什么叫有钱人?

这才叫真正的花钱如水小昏侯,那些金陵门阀根本不够瞧。

不愧是平王府,不愧是小昏侯,财大气粗。这才刚刚入夏,便已经开始用大冰来消暑。

董贤良眼见于此,心中反而欣喜。

小昏侯如此财气的挥霍,根本不在意银子。想来他能多捐几百两银子,要是能募捐个千两银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楚天秀搁下笔放在书桌上,看到董贤良进来,笑问道:“董老弟,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不知何事来访?”

“确实是有一事相求。

恩师吩咐我盖一座儒家大书院,所费甚巨,我正在四处筹措银两,已经从儒生和门阀勋贵处筹措到了不少...但是还有不小的缺口,未能筹措到足够的银两,故而登门拜访!

不知小侯爷手头可否宽裕?捐一点银两?”

董贤良一拱手,面露惭愧。

“你刚才问什么来着?”

楚天秀道。

“呃...可否捐一点银两?”

董贤良一愣道。

“不,上一句!”

楚天秀道。

“小侯爷手头是否宽裕?”

董贤良再一愣,问道。

“你看我这上门赘婿,两袖空荡荡,像是宽裕吗?上门赘婿,身无余财,懂否?

我兜里一个铜板都没有,全在郡主手里。郡主那个小气啊...别提了。

董老弟,你我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后见面切勿谈这些铜臭味。

祖儿送客!”

楚天秀两袖一挥,摆手道,满是无奈。

唉~,已婚的男人就是这么酸楚,银子都在夫人手里。

身为上门赘婿就更别提了,身上每一两银子都是夫人家的财产。

董贤良还在发懵,就被祖儿给赶出了虞园。

卧槽!

上门赘婿?,这拒捐的理由,完美无暇啊!

可小昏侯也贼抠门了吧!

他原以为大农令杨褚大人一毛不拔,一杯茶水打发他走了,已经够抠门了。

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个比大农令杨褚更抠门的,自己夏冰消暑,却连夏冰融化的一口冰水,都没给他喝上一口。

大楚是越有钱的豪门,越发的抠门么?祖儿赶走了董贤良,回来,有些同情道:“姑爷,那董先生看上去好可怜啊!真不捐一点?”

楚天秀从冰凉的木盆里捞出一个瓜果,咬了一口,笑道:“你可知天下最有钱的一群人是谁?”

“谁?”

祖儿好奇。

“地主!

这金陵儒生背后,是大楚上万计大大小小的地主,还有回乡的官宦豪绅,至少占了大楚郡县五分之一的田产。

他们随便挤点出来,都够盖十座大书院,让他们子孙后代读书了。

我一个穷哈哈的小侯爷,连一亩田产都没有,给他们这些地主捐银子盖书院,让他们的子孙去读书?

这是劫贫济富么?

丞相孔大人太不要脸了,光是他山东孔氏万顷良田,就足够盖好几座书院了。自己不出银子,居然还搞募捐!这种儒家书院,一个铜板都不捐。”

楚天秀不屑。

他又不上儒家书院,他以后的儿子、孙子也不上儒家书院。为什么找他募捐?!

儒家学派在大楚基层的势力极为庞大,兴亡自有儒生们去操心,他根本不用凑这热闹。

祖儿不由点头,深以为然:“就是,以后再来讨钱的,直接打出去。”

...

董贤良被赶出了平王府门外的王侯街,对着平王府气派的豪宅,望而兴叹。

果然是高门王侯府邸,比貔貅还小气。

要募捐一点银子盖书院,比登天还难!

董贤良只能摇头,正准备离开到别家去问问,此时却见一名鹤发老者佝偻着背,满脸忧愁的来到平王府外,一副踟蹰,想进平王府又犹豫的摸样。

赫然是淳于纯老神医。

董贤良有些吃惊。

淳于纯老神医是大楚出了名的“浪迹四方,不侍权贵”,这大半辈子一向远离王侯官宦,只给平民诊病,这主动来平王府干什么?

董贤良一拱手,道:“淳于纯老神医,您老在平王府门外干什么?”

淳于纯想起眼前这位青年人,去年殿试第二名,曾经有数面之缘的董贤良县令,不由面色尴尬,“董大人,你这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