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309)

2020-10-15 百里玺

“不错!”

众进士们也是纷纷点头。

在大楚无数经典书籍的记载里,都只有“天圆地方”的描述,并没有“球”的描述。

大地应该就是平的,否则人何以立足?!

如果是球状,人就要往两边倒啊!

“大地极为辽阔,数万里远,所以大地圆弧并不明显。人如蝼蚁,仅仅半丈余长,正常情况下感觉不到弧度的存在。

数百里之外,才能看到圆弧的出现。

最好要在最平坦的海面上去观察。帆船出海,桅杆,从海面渐渐下沉,便是大地圆弧存在的最大证据。”

楚天秀随口道。

众进士面面相觑,他们许多人毕生未曾见过海。

“恩座所言正是,我是齐国盐商,就住在海边,小时候经常去海边晒盐。

有船出海,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最后落下。每次船回,都是先见桅杆,再见船身。

弟子在海边晒盐十余年,从未想过,这里面居然有地球大道理。

恩座这一说,弟子才幡然醒悟,这定然是大地圆形。视线被地面给遮挡住了。

恩座,可是曾经在海边观看帆船出海,悟得大道?!”

东郭襄阳佩服的五体投地,道。

“没有。”

楚天秀摇头。

这些知识,都是他上辈子,在小学和初中课本上学来的,科普常识性的东西。

自从穿越到了大楚,他这小侯爷,这辈子连金陵城都没远离,最远不过是百里外的丹阳县而已。

众进士们不由震惊。

难道恩师,这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这太强悍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夫子、孟子等先贤大儒,也不过如此了。

物理化学课程,很多需要动手来操作、观察,比单纯的数学有意思多了。

重力、浮力、光线,都可以用眼睛看到。

不过,楚天秀很快发现没有凹凸镜。

大楚皇朝的皇室和贵族,都是用打磨光滑的铜镜来当做镜子。

没有透明透光的玻璃,造不出凹凸镜来折射光线,少年学子们想象不出凹凸镜是做什么用的。

算了,跳过!

等他有时间造出玻璃,才能造凹凸镜。

玻璃是个好东西,琉璃、镜子,都能赚好多钱。卖给大楚那些贵族,买到西域诸国去,买给匈奴贵妇去,亮瞎他们的狗眼。

还有,放大镜、显微镜,这是看到细菌的关键,医学院需要这东西。

七到十倍放大的望远镜,打仗,军用观察的利器。有了这东西,哨兵可以轻松看到敌方的排兵布阵,还有各自情报。

楚天秀嘿嘿一笑。

这需要大批的人才,来研究玻璃。

他得尽快把初中、高中级别的科普知识普及一下,然后开始上马一批工业工程。

到时候,他拉拢一批投资人,还有一群顶尖级的技术人才,开始在大楚皇朝跑马圈地。对于王侯学院的一群少年学渣们来说,小昏侯跳过了凹凸镜和光线的折射反应,他们是毫无意见,并且喜闻乐见的。

少学一点,他们的负担也少一点。

但是对于一群进士学霸们来说,则感到相当的不满。

他们是来王侯学院,汲取大楚最先进的知识,忽然少讲了一样,感觉就像一件珍宝,白白从眼皮底下溜走一样。

“恩师,这凹凸镜是何物?”

东方粟问道。

“玻璃,用完全透明的玻璃,制成凹凸镜。”

楚天秀道。

“玻璃?”

“既然完全透明,岂不是看不见?既然看不见,又如何能知道它的存在?”

众进士一脸茫然。

对于从未听过,也没有见过的东西,无法想象它是何物。

“呃,玻璃...又叫琉璃!越透明越好...就像冬日的冰块一样透明。”

楚天秀想了想。

玻璃的古代名称,跟现代不一样。

古称琉璃。

中国自西周便有琉璃,但是通常是用陶瓷做成的琉璃瓦片,色泽流光溢彩,完全不透明。

西方则是也发明了“琉璃”,但却是更为透明的玻璃。

它们都称为琉璃,其实却是两种东西。

大楚皇朝,尚未掌握吹玻璃的技术。

“透明琉璃?此物学生听过。”

桑弘阳目光一亮,“学生在洛阳经商,有一名自称是来自西域的落魄商人,穿过马匪和匈奴横行的凶险河西走廊,到了洛阳。

此人自称本是一支小商队,在路上被马匪洗劫一空,只来得带了两三样珍宝及逃了出来,落难洛阳城。

学生一向喜好交友,结识了这名西域商人,收留了他。

学生前来金陵赴考,他便也结伴跟着来金陵城。

说是想找机会,求见大楚的皇帝和勋贵,兜售他的琉璃珍宝。他自夸,他的琉璃珍宝跟大楚的不同,光泽透明,世间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