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418)

2020-10-15 百里玺

这五万大军,只有两万是轻骑兵,剩下三万是步兵。

“夫君,这一仗怎么打?”

李虞有些愁。

她是自幼跟随李荣,熟悉军务。

可是她从没上过战场啊!

当年她爹和哥哥们北征匈奴的时候,她还小。等她十岁之后,天下就太平了十年,根本没战可打。

这还是她头一次上战场。

相比之下,吴王项弼五十余岁,跟她爹李荣差不对的年纪,从年青的时候就打过很多战,极为凶悍的猛将,那才是沙场老将。

楚王项戊的名气,比项弼弱一点,但也是一员大将,不好对付。

“我们先去丹阳县一趟,那里有很多火枪、火炮军械,尚未装备给大楚军队,正好拿来用。

然后你带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去阻止楚王渡江。我带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去支援宛陵城。

胜败,看运气吧!”

楚天秀想了想,道。

要说打仗。

他更是纸上谈兵。

军武大校场,那是一百人的演习,不是真的打仗。

只有烟雨画舫遭遇到上百名刺客,才是他和李虞安排人伏击的。占据优势伏击,赢了当然不在话下。

后世两千年历史的战役,他知道很多。但是,他连街头打架都没有打过,更别说亲自上阵了。

现在天下乱成一团,这仗不打也要打。

“皇帝说允许招募杂兵,扩军。你我兵力太少,可要在金陵城内,招募一些杂军为辅军,再出战?”

李虞道。

楚天秀摇头,“金陵城里的百姓较为富裕,养尊处优惯了,而且多油滑之辈,吃不得打仗的苦。让他们拿刀上阵,恐怕稍有失利,撒腿就跑。

就算是杂兵,也要招募能吃苦、敢拼命的杂兵。

我们去丹阳县募兵。”“快,大军加速!”

“别偷懒!”

“攻下丹阳县城之后,本士子...不,本太子准许你们劫掠丹阳县城三日,犒劳大军。”

项贤满脸激动的泛红,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鞭子,拼命催促着手下校尉和士卒,往丹阳县赶。

他领着吴国的一千骑兵,两千精锐步兵和七千杂军,共一万大军,绕过了丹阳郡府宛陵城,直扑丹阳县城而去。

宛陵城太守谢安然兵力窘迫,此时正困守宛陵城坐以待毙,根本不敢出城阻拦他这一万军队。

因为吴国二十四万庞大的军队,正在路上,直扑宛陵城。谢安然自身难保,当然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拦截项贤。

丹阳县城兵力更少。

项贤要一举攻下丹阳县,拿下这次起兵造反的头功。

听说这丹阳县的铁器很有名,抢一些上等的兵器,然后再去宛陵城跟父王会合。

...

丹阳城头。

一名瞭望的兵丁看到远处,一片烟尘滚滚似乎有大股兵马朝县城而来,手里举着一副望远镜,望着远处。

“那是什么?”

那兵丁吃惊。

“莫非是朝廷的军队?”

旁边兵丁问道。

“不像啊,好像是...‘吴’字旗号。不好,是叛军吴王的军队。叛军来丹阳县了。快,快关闭城门,敲响城门的警钟!”

那兵丁终于看清了,大惊失色。

铛~铛~铛~!

城头的一口钟被敲响了。

城门嘎吱嘎吱被关上。

整个丹阳县城顿时受惊了一般,街头巷尾的铁匠们,都从家里涌了出来,神情有些慌乱。

“吴王的叛军来了,兄弟们,快把刀拿出来,跟他们拼了!”

“对!穿上咱家的甲胄,跟他们拼了!”

“咱们丹阳县,在郡主和小昏侯的带领下,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决不能被这些叛军给占了!”

铁匠们大声呼喊着,纷纷跑回铁匠铺,将自己精心打造的铠甲披上,带上墙上挂着的刀剑。

丹阳县家家户户都是铁匠,只要上了十四五岁,到五六十岁之间,都会给自己打造一副铠甲和宝刀,好服县城的兵役。

吴王叛乱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丹阳郡。

只是谁也没想到,宛陵城都还没有沦陷,吴王的军队会这么快出现在丹阳县附近。

...

很快,项贤率领这支万人军队抵达了丹阳县城附近。

丹阳县的城门早已经关闭,城头旌旗飘摇,看样子是有了准备。

大军在五里之外,停了下来。

“太子,我军赶了半天的路,人困马乏,歇一下再攻城?”

校尉道。

“好!”

项贤看一时半会也攻不进丹阳县城去,喝令道:“大军原地歇息,伐木造梯子,埋锅做饭!歇两个时辰,吃饱喝足之后,下午太阳下山时分,攻下丹阳县城。晚上进城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