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大楚邸报》上刊登出来的?
吴王骇然,脸色都变了。
这也不奇怪,楚王项戊率十万大军南渡在丹阳战败,自觉没脸给吴王打招呼,直接灰溜溜的退兵走了。
吴王项弼这才在一日之后,在《大楚邸报》上看到这条重要的消息。
“愚蠢,愚蠢啊!”
“楚王误我大事!”
项弼气的跳脚。
他这二十四万大军看似气势汹汹,其实也有点虚。真正的精兵才五万,其余二十万都是拼凑起来的杂兵,只能打顺风战。
他急需楚王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汇合,才有勇气去攻打重兵把手的金陵帝都。
早知道楚王昨日率领十万大军渡江,他就派一支五万的大军前去接应。
吴王很快便想到了其中的缘故。
楚王之所以急冲冲南渡,并没有知会他,定然是存了一份私心。
楚王肯定想着,把丹阳城这座铁矿重镇,抢到手,获得一大批精锐的兵器。当然不想告知吴王,他正在南渡。
楚、吴之间,虽然号称联军,但只是松散联盟,也都是有存了壮大自己,损耗别人的私心。
楚王败退江北之后,也没有及时的告知吴王,定然是盼着吴王能牵制住小昏侯。
“愚蠢!”
项弼心头憋着一口气,差点抑郁的吐血。
“楚王要是能和本王稍微齐心一点,别那么贪心,想着独占那丹阳县,也不至于如此惨败,白白损失了五万兵马。
本王分兵十万,和楚王联手夹击丹阳城,小昏侯哪里还有命在?!”
世子项贤沉默。
他领一万兵马去打丹阳,不也是想着,抢先把丹阳县城拿到手么。
只是,谁也没料到,一座丹阳县城可以拉出六千丹阳兵来,把他打的几乎溃逃。
小昏侯、李虞,还从金陵城,带了五万精兵出来,撞上了南渡的楚王大军。
楚王败退。
现在江南地界上,只有吴王这二十余万大军,独自面对小昏侯和金陵帝都。
“父王!”
“其余齐、赵、楚、济南王等一群诸侯王都在江北,中原一带,大肆吞并城池。我们一支孤军在江南,迎战小昏侯,情况有些不妙!
我们要早作对策了!”
项贤忽然一个颤栗,急忙道。
“本王有二十四万大军,惧他小昏侯不成?他手里也就五万的精兵,打的过楚王,打不过我吴王!
连夜攻城,尽快拿下宛陵城!
本王坐拥会稽城、宛陵城两座郡城,夹击金陵,金陵依然是一座孤城。
只要本王拿下金陵帝都,作用江南半壁江山,占了地利,便可以坐看江北众诸侯们彼此内斗。
登上帝位的,必是我吴王!”
项弼怒道。宛陵城。
漆黑的夜幕下。
一身白衣卿士的谢安然,身披甲胄的项凌公主和十多名将领们,站在城头上,往外张望。
项家皇族以兵起家,哪怕公主也是自幼习武,能上战场。
城墙上是一万名值夜守城的士卒,三分之一的精兵和三分之二的杂兵组成。
城外五里,吴军大营连绵十余里,灯火通明,到处都是篝火。
三万吴军正在城下集结,人手举着一支火把,数以万计,似乎准备进行夜战。
“太守大人,看样子敌军要夜攻啊!早几日,他们都是白天作战,夜里休息。怎么今日如此反常?”
一名守城将,忧色匆匆的说道。
士卒们夜盲,一旦黄昏视野内就一片模糊,到了夜里根本无法看清楚东西,所以极少发生夜战。
点燃了火把,也只是勉强能够看清楚火把周围数尺而已。超过一丈之外,全都是一抹黑。
吴军士卒,他们举着火把,甚至连城头都看不清。
可是尽管如此,吴军依然决定夜里攻打城池。看不清城头,也要攻城。
这相当的奇怪。
“吴军应该是急了!
他们夜里攻城,目标不是攻下宛陵城。是让我们的守军,彻夜无法得到休息。”
谢安然沉吟道。
“我守城军三万,每次一万兵卒守城头,每人一日要苦守四个时辰,日夜坚守,相当疲惫。
而吴军多达二十五万,每次出动三万士卒攻城,每人两日才攻打一次。打一次可以休息一天,能够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如此日夜不停的攻城,不出十日,我军便会疲惫难以应战。半个月...恐怕就不行了。”
项凌公主也是担忧道。
“我们还能从宛陵城中,招募多少士卒?兵力多一点,能撑得更久一点。”
谢安然问道。
“很难,宛陵城内人口十五万,除去妇孺老幼,也就三万壮年可用。我们已经招募了两万杂兵,几乎把能打仗的,都招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