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昏侯!”
吴王项弼一挥手中的鞭子,冷笑,“能逼得本王想出此法,来攻打你这区区一座小县城,算是你的本事!
众将听令。五万步卒,携带冲锋木架!不惜一切代价,冲到丹阳城下去。不管死多少人,要把斜木桥搭起来。”
“是!”
立刻,有五名大将领命,带着大营的五万名步卒,用肩头扛着五百副极为沉重的斜木架,朝丹阳县城疾步飞奔。
为了防止火烧。
这些木架,全部都浇水泡过了。
甚至还用湿的衣服,放在上面。就算是猛油,猛火,一时半会也烧不着这些木架。
“一万轻骑兵听令,跟随其后!
城下的木架一旦搭好,立刻冲上城头。
本王要看看,一万骑兵马踏丹阳城的奇观!
斩下小昏侯头颅者,赏黄金一千两,封伯爵!”
吴王项弼再次大声喝道。
“是,大王!”
立刻,一万轻骑兵出动,杀气腾腾的跟在那五万步兵的后面,准备冲锋。
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
冲一个斜坡,也就几个呼吸而已。
丹阳城头就算全都是丹阳火枪兵,也只来得及开一次枪,绝对开不了第二枪。
上万匹战马冲上城头,直接横冲直撞,就算城头是重铠甲步兵在守城,也绝对招架不住他们的冲击。
“其余众军听令,缓步向前推进。破城之后,立刻杀入城内,攻占南城门。一路杀过去,杀穿丹阳城!把城内的朝廷军队,全部驱赶出城去。”
“是!大王!”
吴军众将得令,各率领本营大军,缓步开始朝丹阳城进逼。
...
丹阳城头。
朝廷的众将领们都惊懵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样凶悍的打法,他们从未见到过。
也就吴王兵力雄厚,才能如此轻易的造出如此多的斜坡木架。
光是这一丈高、三丈余长、五百米宽的斜坡木架,吴王足足出动了五万名步卒,抬着它们朝丹阳城冲来。
在攻打宛陵城的时候,吴王并未采用这样的战法。
宛陵城高达两丈半,越长,越不结实。木头容易折断,坍塌。
要造出这样的木架斜坡,可以承受几千、上万匹战马在上面奔跑,必须无比结实、巨大和沉重,至少要比这个重三倍。
吴军士兵们根本抬不动。
还不如直接用两丈多高攀爬的梯子,更方便。只是,梯子上无法跑马而已。
“完了!”
“这丹阳城根本守不住啊!”
沈万宝惊骇的两眼发直,一屁股跌坐在城头上,顿时哭嚎起来,悔的肠子都青了。
原以为丹阳城有枪、有炮,吴军难以冲上来,守城一定很安全。
谁知道,吴王居然用这样凶悍的打法,造出了如此多的木架斜坡,直接把丹阳城头给当成跑马场了。
骑兵们一个冲锋就上丹阳城头,停都不用停一下。
这谁能招架得住他们?吴军的五万步卒,一起抬着沉重无比的五百副一米宽的斜木架子,从五里之外,往丹阳县城城头跑步冲锋。
他们发起冲锋,每一副木架彼此间隔了数丈远,以尽量避免被火枪和火炮击中。
而在他们身后,这是一支万人的轻骑兵。
他们是督军!
胆敢后退、逃命的步兵士卒,杀无赦。
他们也是冲锋队。
一旦这五百副木架放在城下,搭建起了一条宽达五百米的冲锋斜坡,他们将立刻向城头发起冲锋。
在他们后面,则是多达十四万大军,正在缓慢的朝前推进。
“十门青铜火炮,瞄准三里!”
“开炮——!”
楚天秀手里拿着望远镜,冷冷的目光望着吴军,沉声道。
青铜火炮的开火速度很慢,估计也只有一次开炮的机会,吴军就会冲到城脚下。
众丹阳兵们立刻调整青铜炮的射击角度,点燃了引信。
“轰隆隆~——!”
丹阳城头似乎震颤了几下。
十门青铜火炮同时开火,巨大的弹丸飞向三里外的吴军大阵。
呼啸而出的铁弹丸,击中了吴军大阵,连翻带滚,溅射起一片砂石,瞬间一片惨叫声,几百名吴军倒下。
可是,铁弹丸并未击中斜坡木架。
士卒虽然倒下很多,木架却依然完好无损。倒下的士卒,很快被其他人替代。
吴军五万大营稍微混乱了一下,很快便平静下来,继续冲锋。
楚天秀看到这效果,不由皱起眉头。
看来青铜火炮还是不适合打人,收效极低,而是用来打巨型物体、战船、云梯、投石机等等,摧毁城门之类。
不一会儿,吴军冲到一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