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他被小昏侯打的丢盔弃甲,败退回江北,无比沮丧,已经失了争霸天下的信心。自以为前途黯淡,自己跟皇帝宝座,再也没有缘!
可不曾想,这一转眼,局势变化的如此之快。他马上又要杀回江南,夺这天下的宝鼎!
“报——!十万火急!”
谋臣再次出现,神色慌张,手里高举着一封紧急军情,狂奔到楚王项戊的跟前,一跤摔在地上,“大王,大事不好,十万火急军情...!”
“何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楚王项戊顿时面色一变,厉喝。
“大王,金陵密探来报....吴王二十万大军在丹阳城与小昏侯决战,正难分难解。皇帝率领五万御林军忽然奇袭吴王大营,致其大军崩溃。
吴王项弼在丹阳大败,逃至大江边自刎!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十余万投降,被朝廷俘虏。吴国大臣、将领,投江自尽者,不计其数。
吴王败了!朝廷大胜!江南...尽入朝廷的掌握之中,大江之南再也没有诸侯王可与之抗衡!
朝廷大军恐怕不日即将北上,大王还请早做准备!”
谋臣高举着情报,哭嚎。
这个消息太惨烈了,任何一个诸侯看到这样恐怖的军情,都会难以置信,浑身透凉。
“什,什么?”
楚王项戊面色大骇,完全惊懵了。他蹬蹬连退数步,跌坐在船首的宝座上,满目骇然。
这局势的变化之快,感觉就像做梦一般,让他完全反应不过来。
吴王可是大暑第一猛将,战斗力远比他楚王项戊厉害多了。
吴王二十万大军,围攻丹阳城,居然连半日都没有撑住?就全军崩溃!
怎么会败得如此惨烈?!
吴王如此庞大的军力都抵不住的话,那他们这些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小诸侯怎么办?
“众位爱将,这可如何是好?你们给本王出出主意!”
楚王项戊面色惊恐,朝众臣、众将们问道。
“速速联络其余诸侯,前来乌江集结兵力,阻挡朝廷大军北上。
我们十余诸侯,至少可以拉起三五十万的大军。只要把朝廷大军堵在江南,过不了大江,皇帝就奈何不了我们。
至少要保住半壁江山!才有一条活路!否则...都是吴王一般,自刎大江的下场。”
谋臣急道。
楚王项戊顿时幡然醒悟,惊跳起来,急忙道:“对,对,军师说的太对!立刻给其他诸侯,齐王、赵王、济南王、临淄王、胶东王、胶西王...,给他们飞鸽疾书,速带大军来乌江集结,准备迎战朝廷北上的大军。
我们江北诸侯们还有庞大的兵马,还可以一战!只要小昏侯率领朝廷大军,敢渡江北上,便给他们半渡一击!”“快报,快报,《大楚邸报》!丹阳大捷!”
“皇帝率五万御林军,御驾亲征,攻破吴军大营!吴王项弼逃至大江,自刎而亡。”
“天大喜讯!吴王项弼二十五大军,遭遇皇帝亲征,在丹阳覆灭。十余诸侯叛乱,覆灭在即!皇帝令江北的所有叛乱诸侯,献上降书,自贬为民,以谢天下!”
“皇帝下令嘉奖。小昏侯楚天秀、李虞,领兵守卫丹阳城有大功,特晋升左将军小昏侯为二品骠骑将军、晋升右将军李虞为二品卫将军。其余将领,各有褒奖晋升。”
“皇帝下令,骠骑将军小昏侯、卫将军李虞,率领大军不日渡江北上,讨伐叛逆诸侯!”
这个惊人的消息,随着邸报,很快传遍了天下。
《大楚邸报》、《太尉府邸报》、《丞相府邸报》等等金陵各大报纸,都在疯狂的刊载丹阳大捷这个惊人的消息。
整个金陵城内,上百万的门阀士子、百姓们都沸腾了,大街小巷无不是拿着邸报,兴奋的满脸通红,议论纷纷。
这是难以想象的大捷,足以和历史上有名的大捷,相提并论。
许多文人书生虽然并未上战场,听到大捷传来,忍不住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一番皇帝、小昏侯、李虞等,在战场的英武之姿,给各大邸报投稿。
小昏侯、李虞双剑合璧,发明各种闻所未闻的绝世神兵,镇守着一座小小的丹阳县城。任由吴王二十万大军,无数攻城器械的疯狂围攻,巍然不动。
皇帝项燕然犹如大楚太祖皇帝项羽附体,神之一击,以盖世的气势,攻破吴军大营。
他们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丝毫不妨碍他们的发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南各郡。
江南各郡震撼!
“诸侯覆灭!”
“大楚皇朝,一统在望!”
“从此这大楚江山,再也没有诸侯割据,独占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