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467)

2020-10-15 百里玺

楚王项戊毫不在意。

“不错,小昏侯定然不敢把大军调往大江的上游。他只能在乌江地界之内,渡过大江,和我诸侯大军进行决战。”

...

丹阳城。

楚天秀和李虞在丹阳整顿军队。

江北的十余路诸侯畏惧,不敢渡江南下。

而他们要北上,也面临一个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兵力太少了。

渡江北上,迎战江北的十余路诸侯,需要相当多的军队。

征募大批农民兵充当杂军,他们的战斗力太弱,纯粹就是去当炮灰,这是诸侯们才会干的事情。农夫死了,诸侯们也不心疼。

可朝廷要这样干,肯定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被痛骂。

“丹阳朝廷精兵五万、六千丹阳火枪兵和上百门小钢炮。”

“吴军投降的精兵二万五千,吴王项弼已死,他们只能效忠朝廷。”

“从宛陵城调来一万精兵。”

“算起来,我们手里的精兵,大概九万兵马。防守是勉强够用...渡江出击,太勉强了。”

楚天秀看着地图,盘算着兵力,说道。

其他大小郡县也有一些地方兵,调过来路途遥远,需要很长时间来等。

他可以等。

朝廷怕是没有这个耐心等下去。

“我们的兵力还是太少了,区区九万兵马。对岸的十路诸侯,公开号称百万大军,就算减一半也有五十万,坐拥大江天险,想要渡江非常困难。”

李虞微微点头,一双美眸中充满了担忧。

“报——!骠骑将军,卫将军!周橹将军,率领潘阳湖三万精锐水军,大型战船百艘、中小型船三百余艘,已经赶到丹阳。”

守卫匆匆来报。

楚天秀不由一喜,“来得好,渡江正需要大量的战船呢。走,去大江边看看!”楚天秀和李虞策马,带着一队千人近卫骑兵,来到大江边。

却见江边停泊着上百艘大型战船和好几百艘中小型战船,船上多达三万精锐水兵。

一名面相粗豪的四五十岁中年水军大将,从一艘大型战船上下来,朝两人叩拜,“末将周橹,叩见骠骑将军、卫将军!

末将奉朝廷之命,前来协助骠骑将军渡江。敌军就在大江对岸,恕末将不能远离舰队,前往丹阳城见两位将军。”

这周橹也算是老资格的将军了,混迹大楚军中二十余年。

可是,在楚天秀面前也不敢摆谱。

军中讲战功。

丹阳之战早就震惊大楚皇朝,能一举击垮吴王项弼二十万大军,小昏侯如今在大楚军界已经是刻刻有名的新一代战神,威望直追平王李荣。

对于周橹这样平常只是剿灭几百、上千名水匪的水军将领来说,这样的战功,只能是望尘莫及。

敢再楚天秀面前夸耀战功的将领,在大楚皇朝恐怕没有三两人了。也就皇帝项燕然,平王李荣,敢以前辈自居。

“周将军请起!”

楚天秀笑道,“周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周将军可有法子,送我大军稳妥渡江?”

“难!

末将在这来的一路上,仔细观望对岸。

乌江一带的诸侯大营,密密麻麻,绵延七八十里。而且拥有大小船只数千计、更有木筏不计其数。任何一处,都有严密的戒备。

想要在此渡江,近乎不可能!

我军一旦发起渡江,恐怕诸侯们定然以大量木筏燃火,冲击烧毁我战船!

就算侥幸没有烧着战船,我军抵达对岸,上岸之时,也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观对岸大营,至少也是五十万兵马。

末将这一辈子在水上打仗,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周橹摇摇的摇头,有些犯难。

诸侯联军这边也有很多战船,他也不敢太靠近过去观看。

楚天秀站在大江边,眺望着对岸,却是一片朦朦胧胧,十里远,根本看不清楚。

不用想也知道。

对面的乌江县地界,定然是一片诸侯大营,连绵望不到边际。

楚天秀不由陷入踌躇之中。

自古以来,大江天险便是最难渡过的一道槛。

十里大江天险,比帝都金陵城墙还难以逾越的天堑。在大江边折戟而归的名将,那是不计其数。

曹操八十万大军赤壁之战,败北而归,就是其中的典型。

明明知道对方肯定会用火来攻,可还是很难扛得住。

为了防止诸侯夜袭,用火烧朝廷战船。

周橹带着水军战船,进入了丹阳附近的采石矶的内河,停泊在安全的水域。

...

一晃便是大半个月过去。

朝廷没有想到安全的办法可以渡江北上,而诸侯们也不敢渡江南下,这局面一时陷入了僵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