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负责进攻的是骠骑将军小昏侯楚天秀、卫将军李虞,以及他们所率领的五万新军。
他们是朝廷这次北征的先锋部队。
“岳父大人,现在匈奴大军的情况如何?”
楚天秀问道。
他所掌握的情报,还是匈奴50万大军攻占朔方城,李荣率领朔方的七万军民退守太原。而这之后,他忙着训练新军,所知甚少。
“匈奴留下五万兵马,守朔方,其余都退回草原去了。估计,在草原深处,匈奴王庭,燕然山脉一带。”
李荣道。
“才留下五万?他们不打算死守朔方城?”
楚天秀有些吃惊。
五万匈奴兵,有点少。
而且匈奴不擅长攻城守城,让他们这些习惯了在草原上飞奔袭击的骑兵,去守城,远不如大楚守城的威力大。
五万匈奴兵,定然是守不住朔方城的。
“匈奴部落人少,虽然有50万轻骑兵,但都是各个部落凑起来的族兵。开战的时候才会凑在一起。
他们不可能一直待在朔方城,还要回草原养马、养羊。等到战事再起,才会重新聚集在一起。”
李荣道:“匈奴人不擅长守城,他们就算要跟我军大决战,也定然会是在野外。
之所以留下这些兵马,估计也就是装装样子,观望形势,留作预警。我军真要攻城,他们多半不会死守,会退却回大草原。”
楚天秀沉吟,目中金光闪闪,道:“那就先攻打朔方城!新军在太原城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兵发朔方城!
拿下朔方城后,便前出大草原,准备跟匈奴主力决一死战!”
太尉李荣点头,笑道:“好,正好看看你训练的新军,战斗力如何?!”
...
三日。
新军兵马,在太原城吃饱喝足,养足了精神。
这才轰隆隆兵发朔方城。
在朔方城留守的,是匈奴两支部族,浑邪王、休屠王,手下一共有五万兵马。
他们两个匈奴封王留守朔方城,心头忐忑,也颇为不爽。
如果是匈奴大举进攻大楚,劫掠人口和财富,他们当然乐意。
可是守城...这朔方城里早就空了,李荣撤退的时候,把人和财货全都带走。没什么油水。
守城,这跟匈奴在大草原,风餐露宿的生活习性也截然不同。
他们这五万骑兵,留在这里干什么呢?
等着大楚兵马来进攻吗?
这朔方城如今就是一个鸡肋,吐了丢了可惜,要守在这里却要付出代价。他们还惦记着,自己在草原上的部族呢。
果然,在等了数月之后,他们等到了一支大楚军队,出现在朔方城外的十余里远方。
这一看便知道他们是要来攻城的。
“禀报两位大王!大楚军五万兵马来袭,直奔我朔方城而来!”
匈奴探子急报。
浑邪王站在城头上,遥遥望见一支军威整齐的骑兵和步战车组成的庞大军队,他心头有点虚。
休屠王更怂,脸都白了。
他们可不是军臣单于,坐拥50万匈奴大军,根本不把楚军放在眼里。
他们两支部队合起来也才5万骑兵....这真要打起来,死的全是他们的部族子弟亲兵。
大草原上,匈奴是以部族为单位的。
各个部族兵马就是根基,兵打光了,部族随时可能被其他的大部族给一口给吞掉。
哪怕只是死伤一两万兵马,他们也难以承受这种损失。
“楚军领军的大将是谁,打的是什么旗号??可是战神李荣?”
浑邪王急问道。
如果来的是大楚战神李荣,他也不想打了,直接撤兵回大草原。就算军臣单于问责起来,他也能争辩几句。
毕竟,这大草原上也没有几个匈奴王、匈奴大将能在战神李荣的手里占到便宜,他逃跑也不算丢人。
休屠王也满脸的紧张。
“禀大王,打着的是‘楚’字旗号,还有‘骠骑将军’、‘卫将军’等旗号。并未见李太尉最常用的‘李’、‘平王’字旗。”
匈奴探子急忙说道。
“骠骑将军?...小昏侯楚天秀?他,他怎么来了??”
浑邪王眼皮子一跳,心头一阵惊悚,脑门一阵晕眩。
要说大楚皇朝,谁的威名最盛,恐怕已经不是战神太尉李荣了。
丹阳之战,灭吴王二十万大军!
乌江之战,灭十路诸侯联军五十万大军!
这等战绩,盖世无双。不论大楚还是匈奴,都没有第二个人敢说,自己曾经有如此战绩。
当年战神李荣的惊世战绩,也不过是从匈奴数十万大军之中救出了皇帝项燕然。露出他杀了多少匈奴,却也不见的。
年青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