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_作者:百里玺(71)

2020-10-15 百里玺

小昏侯楚天秀,居然被排在最前面,排在董贤良、晁方正和主父焰这三位最顶尖的举子前面。

董贤良、晁方正,乃是三公御史大夫,大儒孔寒友的亲传弟子,在儒生们中间更是赫赫有名,金陵城最顶尖出类拔萃的儒门弟子,青年一代儒生的领袖级人物。

主父焰出身不好,性格乖僻,虽然很令儒生们讨厌,但这人也确实是鬼才,众所公认。

连九卿大农令杨褚大人只见过他一面,交谈过一次,便愿意举荐他出仕。可见此人才华何等耀眼。

可是,小昏侯这位金陵头号纨绔,整天花天酒地,哪来的真才实学啊!

这个在殿试的时候,皇上气的当场把他丢出去的大纨绔,为什么也能评个优等啊?

“皇上,您太操劳了...定然是眼花手颤,不慎写了个优甲!否则,断断不会有如此高的评等。”

“莫非...是平王为女婿求了情面?皇上看在义弟平王的面子上,恩赐了一个优甲?

皇上开开眼吧,小昏侯已经坏了平王府的风气。不要让小昏侯败坏我大楚的朝廷啊!”

“皇上要让小昏侯当官,治理一方百姓,为祸一方了,这可如何是好?”

贾生痛心疾首,众儒生们一片哀嚎遍野,捶胸顿足。震惊的,何止是主父焰、晁方正等人。

董贤良看向楚天秀的神色,何尝不是大吃一惊。

他虽然谦逊,推崇与人和气,但骨子里是极为自傲的,否则也不会喊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话。

他经常和晁方正、主父焰等金陵众士子们,参加各种士子切磋聚会,针砭时政,指点天下。

他很清楚晁、主父两人的实力。

晁方正为人绝傲,锋芒太露,毫不掩饰自己的政见,向皇上献策定是剑走锋芒...但刚则易则。

皇帝对刚猛之策,早年北征匈奴便有深有教训,哪怕欣赏,也定然不会轻易使用。

主父焰虽有旷世奇才,但贫寒出生,让他欠缺朝廷高层的眼界...容易宽泛而谈,无法拿捏到关键细微处。

还要在朝堂上熬一些年头,主父焰才能真正成为匡扶明君的栋梁。

董贤良已经预料到,自己所写的《废黜百家,独尊儒策》,在思想上率先完成大一统,付出的代价最小,才是皇帝最想要的东西。

他定能够在岁举中,胜过主父焰和晁方正,一举获得优甲,成为皇上今年心目中最出色的举子。

岁举排得越后的举子,皇上越记不住,自然难以提拔升迁。

只是,小昏侯忽然冲出,夺得已亥年岁举的优甲...实在让他有些懵。他对小昏侯的了解,非常有限。

小昏侯造纸可以说无意间发现了某个诀窍。但这殿试策问,涉及国政,绝对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董贤良错愕的张了张嘴,眉宇间又多了几份疑惑和敬色,朝楚天秀请教道:“不知,小侯爷这是如何做到的?”

“董老弟,这我可不能说!哪天皇帝用了我的策,再说不迟。”

楚天秀神秘的一笑。

他的眼睛,却盯向了那一大群儒生里面。

当初鸿门客栈的几十个儒生,他也不记得都有哪些人。但平王府私塾的贾生,肯定是跑不了的。

“祖儿,把贾生给我找来!他定然会来观看今日的放榜,是该他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楚天秀哼声道。

“是,姑爷!”

祖儿嬉笑。

当初鸿门客栈,贾生发誓,她可是亲眼看到。

...

小昏侯被评为已亥岁举优甲,无疑震惊了金陵皇宫司马门外所有的门阀士子、数千计的儒生,甚至那些看热闹的千金小姐们。

但谁都知道殿试的皇榜,皇帝自己出题自己评卷,钦点品级。连丞相都说不上话,根本没有别人置评的余地。

皇榜一出,想要改,完全是不可能。

再怎么痛心疾首,也改变不了这个榜单,唯有接受事实。

贾玉有些失望,他还指望得个优等呢,结果只得了个上甲。

他看到旁边的李敢年面带苦涩,不由叹道:“唉,李老弟,咱们是同病相怜啊!”

“还好。‘上等’只有十人,我也不奢望。能得中甲,我已经是满足了。”

李敢年苦笑。

中等,无法在朝廷各部位小吏。只能外放郡县为小吏,需要慢慢熬资历,等晋升的机会。

平王府李氏旁支子弟众多。他得王爷恩准,已经考过两次了,没有更多机会再参加岁举。

只能这样了。

...

楚天秀朝那群看热闹的儒生眺望。

很快,他找到了人群中的贾生。

贾生面带悲愤而惨淡,似乎想到了赌约,转身钻入儒生人群,似乎想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