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富怒道。
沈万宝顿时缩头,冤枉的大叫道:“爹,儿子在读书,看见没?我手里是纸书,花了几两银子买回来的!”
“呀,爹爹错怪你了!”
沈大富不由大为惊诧,发现自己错怪沈万宝了,揉了揉沈万宝的脑袋,拿出一套新布衣来,“来,咱们爷俩今儿要进宫去参加皇宫大宴了,赶紧换上这一套新衣裳。”
沈万宝吃惊的接过这一身新衣裳,却发现是麻布粗衫,顿时懵了。这不是穷人才穿的麻衣吗!
他沈万宝这辈子,从投胎开始,生下来便绫罗绸缎锦衣玉食。
布衣不上身,糙米不入口。
老爹这金陵第一大富豪,居然让他过新年穿布衣,去皇宫赴宴。
沈府衰败的这么厉害,居然沦落到穿布衫的这一天了?这是连脸面都不顾了。
沈万宝不由眼眶一红,苦道:“爹,没想到咱们沈府也有衰败的一天。我错了,不该坑你银子...!”
“啪~!”
沈大富一巴掌打在沈万宝的头上,怒道:“呸,我沈府哪里衰败了。还愣什么呢,赶紧换上。你这衣裳太华贵了,穿普通的平民衣裳去。”
“爹,这也太寒酸了,显得咱们沈家没钱!”
“哼,你懂个屁!爹算是想明白了,不要露富,让朝廷上下觉得咱们沈家沾了皇亲国戚多大便宜。要装出一副苦哈哈的穷样,让皇帝、太后知道咱们沈家穷,日子不好过。
还有,正月皇宫盛宴,撑着沈太后、皇帝和众王侯公卿都在。我要趁机告昏侯家的状,把那十万两银子给讨回来。”
沈大富冷哼,愤怒。
当初受小昏侯的一顿嘲讽,被气的吐白沫昏过去,这一肚子气还没消呢。
十万两银子,老昏侯到现在也没说要还。跟着小昏侯造纸,沈氏作坊结果又亏了一万两银子,到现在还亏钱。
这口恶气不出,连昏侯府都扳不到,他这太后外戚,沈府有何颜面在金陵城立足!
“可是,爹,那借据怎么办?那张高利贷借据,咱们也不敢当众拿出来啊,非被骂死不可!没借据,根本讨不回银子。”
沈万宝疑惑。
“不用借据,就说口头约定,我们大方的给了昏侯家一大笔不用利息的银子,信任昏侯府也没留借据。
结果被老昏侯给坑了十万两,几十年辛苦挣来的家当全没了。现在我们沈府穷的吃不起饭,穿不起锦衣,咱们爷俩都穷的只能穿麻布衣了。
就算这银子讨不回来,也要在皇帝、太后面前狠狠的告老昏侯一状,痛扁小昏侯,让天下知道我沈府受小昏侯欺负,不是一天两天。
爹要当着满朝王侯公卿,痛骂他们父子俩,奢靡挥霍无度,坑皇家外戚!大家看在眼里,定然会有正直的王侯公卿,站出来主持公道!”
沈大富豪气道。
沈万宝目光一亮,连忙将一身华贵锦衣换成麻布粗衣,“爹,高招啊!舍十万两银子,要要狠狠痛骂这老小昏侯一顿。”正月初一,巳时。
随着金陵城里的各府王侯和众二千石以上公卿大臣、诰命夫人、御封小侯爷、郡主、县主们抵达,准备参加皇宫盛宴,皇宫里变得非常热闹。
太子项天歌带着十几名年龄差不多的十四五岁小太监,颓拉着脑袋,郁闷的走在皇宫里,准备去给父皇和太后请安。
这个大年,他过的真惨。
真的!
他在殿试的时候,想着写篇《除奸佞策》狠狠告楚天秀一状。
结果父皇不知被小昏侯给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没有对其进行惩戒,反而令他在春节之前交十篇《东宫除奸佞策》,把身边杂草都锄一锄。
天见可怜,东宫不比朝廷百官,总共才那么几个可怜巴巴的小官。
项天歌把东宫的少傅、少师、少保、詹事、舍人、丞、仆、厨、洗马、太监等等一群佐官们全部凑拢了,全部算上,才勉强筹齐这十个“奸佞”名额。
这东宫,被他亲手忍痛,安上了不同的罪名,“玩忽职守、蛊惑太子玩乐、疏于照看...”,一网打尽!
父皇按照他这十篇《东宫除奸佞策》书上罗列的罪名,立刻下旨,把东宫的这群官员们统统狠批了一顿,挨个罚俸罚薪。
整个东宫上下噤若寒蝉,生怕皇帝再降罪下来。
结果惨了。
少傅、少师、詹事们现在二十双眼睛,天天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每天让他背一篇《诗》,什么“明明天子,令闻不已”,要将他身上的“纨绔”之气清除。
他都背的快吐了。
幸好今儿皇宫大宴,解除了禁足,赶紧跑出来喘口气。
项天歌这些天进行了艰苦、沉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