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大人,我可以!_作者:江甯(326)

舅甥俩说了会儿话,算是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只是许多事却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如果皇帝坚持立长子为储,冯家依旧要卷入这危局之中。舅甥俩对视一眼,少不得又是叹气。

而此时一楼的谈论已从诗词转换成各地风俗轶事了。

李霐也竖起耳朵听了听,便听一位福州来的学子说:“往年福州寒门几乎没有进京考官的机会,旁的不说,福州地处偏远,一个下县几年都未必见得会出一个读书人。可三年前福州府城开了个阅书馆,不吝你是什么身份,便是贩夫走卒都可进去阅书。也是多亏了那阅书馆,我们能读许多书。只是到底识字的人有限,纸张笔墨又很贵重,真正去读书的人也只占了三成。”

另一个书生也跟着说道:“我们蕲州地界也有阅书馆,听说这阅书馆最早是从京城开始的,喏,城西太华街那间书馆就是了。”

一个本地人士骄傲的挺起胸脯,道:“这可是我们卫三公子的产业。”然后就巴拉巴拉的给大家普及当年卫昭破获梅苑案的风姿,俨然迷弟一枚。

李霐收回视线,问冯遇:“舅舅,父皇一直对镇国侯府有所防范,卫侯爷父子掌兵,父皇本就忌惮。此时若叫卫三公子再出风头,只怕更惹父皇猜忌了。”

冯遇瞥了他一眼:“镇国侯比你明白,你跟着操什么心。”

李霐摸了摸鼻子:“我就随便问问,再说卫三公子不是舅舅的朋友么。”

冯遇就点头道:“现在是了。”

李霐茫然:“那什么时候不是了?”

冯遇挑眉:“你若选择了那个位子,就不是了。”

李霐:……我这么重要的么?还能左右舅舅交朋友。

李霐虽然聪慧,学识也足够,只是到底年纪小,未曾经历过什么风浪,见识有限。

冯遇就告诉他:“卫老侯爷跟着齐国公打下齐国半壁江山,功勋卓著。卫侯爷又彻底打下后楚,替齐国开疆拓土。父子二人居功甚伟,在民间也颇受尊崇。但仍有许多人以为卫氏父子杀戮重。尤其南郡文风鼎盛,文人居多。卫侯爷伐楚得罪了不少文人派系。至今朝中仍有南方派系官员抓住机会就要攻讦一番。一旦卫侯爷失势,这些文人一人一口都能把卫家咬死。”

“但卫昭办了阅书馆,使不少学子受益,无疑是在文人士子中刷了不少好感。而寒门受益又正好迎合了皇帝启用庶族的心理,就算皇帝对侯府不满,他也得忍着。否则一旦他对侯府发难,便是自打嘴巴,也损了自己在天下寒门学子前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光辉形象。”

李霐恍然大悟,不由赞道:“卫三公子果真厉害。”

第156章

厉害的卫三公子此时正被一群文人堵住瞻仰容颜。人群中一阵一阵的吸气声,发自内心的赞叹:“卫三公子当真天人之姿。”

卫昭好不容易挤进车厢里,催促着车夫赶紧赶车。然而巷子口被围的水泄不通,本来温顺的马都要发飙了。

再这样下去一旦马匹失控那可是要人命的。

就在卫昭焦急时,前方传来马蹄声,一队军士开了路,露出为首的青年将官。

卫昭不敢探头去看,小楼在外头喊道:“是鲁达大人带兵来了。”

鲁达知道卫昭不方便出来,也不在意,高声喊道:“卫三公子快走吧。”

车夫安抚了马,一扬鞭,马儿哒哒的跑起来。被士兵挡在巷子两旁的文人们仍旧呼喊着,只是摄于士兵的长矛不敢动作。一时间,就连鲁达这个大老粗都觉得这群文人委实聒噪。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拨转马头跟在侯府马车后头。

卫昭本想出去逛逛街的,如此一来他只能老老实实回府上呆着去了。马车到侯府巷子口时,卫昭终于从马车下来透了透气儿,真情实意的朝鲁达拱手道谢:“今儿可真是多亏了鲁大哥了。”

鲁达阔气的摆摆手:“卫世子临行前托我多多照顾三公子,三公子不必跟我客气。”

卫昭就叹气:“正是好时节,可惜要困在府里了。”

他还想偷偷尾随他二姐去看她和曹英约会呢。

鲁达见他情绪低落,提醒道:“三公子最好着人查查此事背后是否有人推波助澜。”

卫昭一个激灵缓过神儿来,还真是!他用扇柄敲了下自个脑袋,他这是被那些人的彩虹屁轰晕了头了。这么明显的有组织有纪律的行动,若说没人暗箱操作那才是见鬼了!

卫昭恨的咬牙切齿。

“多谢鲁大哥提醒了,前面就是府上了,不如到府上坐坐。”

鲁达拒绝了:“今儿当值呢,不好偷懒。改日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