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128)

2020-11-14 孟冬十五

就算她一气之下把她卖了,她都没的反抗。

大娘搂着三娘的肩,同她一道哭。

于二娘跟着进了院子,去哄胡氏。

刘氏正在气头上,这么温软的一个人,愣是没管于家姐妹,拉着司南就走了。

孩子们颠颠地跟在后面。

最后,还是清婶心善,把于三娘带回了自己家。看胡氏那架势,至少今天晚上是不放心她回去了。

这天晚上,整条巷子都没睡安生。

有人想起了往事,当初司旭尚未发迹,也没多少钱,看到街上在发卖罪奴,瞧着于三儿小小一个,被主家打得遍体鳞伤,回到家拿了所有积蓄,把他买了下来。

也有人在琢磨胡氏的人品,从前街坊邻里地住着,只觉得她精明爱算计,没承想,竟这般歹毒。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司南身上,大伙的意见很一致,皆是敬佩。

从前只觉得他年纪小,性子傲,不爱同人说话,大伙也便没把他放在心上。

近来这俩月,眼瞅着他置摊子,养孩子,开铺子,时不时请大伙吃个肉串、喝口小酒,逢人便是三分笑,变了个人似的。

“以后真不能把他当个孩子看了。”

“可不是么,我瞧着,竟比许多街面上的还会来事。”

“欸,你说,年底咱家老三办事,请南哥儿做傧相可好?”

“自然是好的,这孩子往人群中一立,说话办事皆是体面。”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各家炕头,一说就是大半宿。反倒是司南睡得最安稳。

第二天,阴,有雾。

一大早起来,司南没像往常那样看着孩子们打拳,而是抬脚出了门洞。

果然,湿凉的台阶上,一个瘦弱的身影立在那里。

司南什么都没问,只是笑笑,温声道:“东西都准备好了?”

三娘点点头,低声道:“大郎哥,昨晚……还有之前的事,我替我爹娘道个歉……今日,你若不想去,也没关系。”

司南摇摇头,说:“他们做下的事,用不着你道歉,我也不会因为一句道歉就会原谅他们。”

就算要道歉,也不该是对着他。

这样的结果,三娘并非没想到。

她含着汪,对司南深施一礼,“我知道了。”

司南失笑,“你知道什么了?知道我决定骑新飞车带你去,让槐树骑着旧飞车去买菜吗?”

三娘猛地抬起头,湿红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大郎哥,你……”

司南微笑着,像个温和的兄长,“还有谁去,一并叫上,我去推车。”

眼中的泪珠唰的一下掉下来,脸上却是笑着的,“我、就我自己,我娘不让她们去。”

司南点点头,“好,待会儿见。”

他前脚进门,二郎后脚就出来了。

小家伙稳重地叫了声“三姐姐”,扭身进了于家门洞。

东头屋,于七宝摊着小肚皮睡得正香,冷不丁被二郎揪着耳朵弄醒了。

七宝迷迷登登,眼还没睁开就张着嘴骂:“哪个龟孙儿,敢揪你爷爷!”

二郎沉着脸,狠狠一拧,“再骂一句?”

于七宝嗷的一声,精神了,“二、二郎?你咋来了?”

二郎懒得跟他废话,直截了当地说:“你爹今是就去沧州了,三年见不着,我哥要带三姐姐去给他送行,你也去。”

——根本不是商量的语气。

于七宝皱了皱小脸,怂叽叽地说:“我娘说了,我爹犯了事,砍头的大事!让我们谁都别去,不然都得被砍头。”

“要砍早砍了,还能由你在家晾肚皮?”二郎绷着小脸,“再怎么样那也是你亲爹,就算他这人坏透了,也没歪待过你,若是你今日不是,万一……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二郎尝过失去亲人的滋味,比同龄的孩子早熟许多。余下的话他没说,转身出了门。

于七宝手忙脚乱爬下床,裤子都没穿就往外跑,“二郎你别生气,我去,我这就去!”

二郎无语地看着他,“你是为了我吗?”

于七宝连忙改口:“不不不,我是为了做一个孝顺孩子,像二郎一样。”

二郎:……

行叭。

东华门外,守的是殿前司的人。

唐玄昨日便打好了招呼,若是司南来,不许为难。

殿前司和马军营、步军营一并受皇城司监督,从前这三个司的人就算想讨好唐玄都找不到切口,如今唐玄主动发话,自然要卖他这个面子。

不仅卖面,还得客客气气的。

如今,朝堂上下谁不知道,火锅店的小老板不仅跟燕郡王称兄道弟,还博得官家连连夸赞。

官家曾当着欧阳大人的面说,若司家小哥愿入朝为官,或许不是我官家之幸,却为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