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146)

2020-11-14 孟冬十五

二豆点点头,“那好吧。”

语气非常勉强。

五味社管事:!!!

减分!减一百分!

站在灶台前,二豆的神情渐渐变了,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人,听不到任何声音,眼前只有这方小小的天地。

他要把这些软叭叭的肉和嫩生生的菜做成美味的食物,装到盘子里,让吃到的人不再像他从前那样饿肚子。

就是这种最简单、最朴素的心愿。

司南看到他进入状态,满意地点点头,很快把心思收回去,专注于五道主菜。

“五水席”是五水楼起的雅名,因为主菜是五道扣碗,而扣碗多是先炸后蒸,每个碗里都有汤汁,且多用于红白喜事中的流水大席,所以“水席”的说法倒也合适。

第一道:腐乳肉。

这一道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功力,肉入锅的火候,豆腐炸的程度,对口感至关重要。

上锅蒸时陶碗的大小、肉块码放的角度,葱段、姜片的长短厚薄,都是学问。

这些,都是司南当初踩过的坑。

第二道:芥菜肉。

类似于现代的梅菜扣肉,底下垫一团劲道的芥菜干,上面的肉片薄而不断,如鱼鳞般铺叠而成。

调好味蒸就好,这一道不难。

第三道:鱼丸子。

得益于现代经验,司南做鱼丸的手法和大宋民间不大一样。

唐玄买的那十套五水席大伙都尝了,再去吃司南的,都觉得司南的好。

只要裁判不瞎,这道菜算是稳了。

第四道:素丸子。

越是素菜越难做,这道菜在五水席中是最被嫌弃的一个。

现代的素丸子可以加胡萝卜丁、加土豆泥,代替传统的面粉和水萝卜。然而大宋还没有土豆。

司南尝试了好几种方法,最后选出来一种最优的,结果怎么样,就看裁判是坚持传统还是鼓励创新了。

最后一道:小酥肉。

这个是司南的最爱,也是爷爷当初最拿手的。司南准备好材料,连切带腌,接着炸、上锅蒸,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蒸出来的小酥肉个个一般大,酥脆的外皮浸入咸香的汤汁,中和了油腻,吸收了味道,内里的肉丝不腻不柴。

司南没忍住,偷偷吃了一个。

扭头瞧见二豆正巴巴地看着他,又往他嘴里塞了一个。

刚好,铜锣声响,时间到了。

竹帘卷起,呈现在众人面前的除了一道道诱人的美食,还有一对脸颊鼓鼓的师徒。

现场静寂了三秒钟,集体尖叫。

——全是小娘子。

花棚中,唐玄眸底一暗。

他太高看自己了。

怎么可能那么大方,允许他娶别人?没有流水远山, 没有繁花翠竹,只有一个粗糙的草棚,他的少年站在灶台前, 系着小围裙, 鼓着小脸蛋,在偷吃。

这才是他的人间烟火。

比花前月下更撩人。

小娘子们在尖叫。

司南背过身,快速咀嚼着。

唐玄大步上前, 抬脚跨上高台。

裁判们互看一眼, 谁都没敢拦。

食案上, 八凉八热五个扣碗已经摆放好了, 唐玄瞅了一眼。

司南转着眼珠,略丢脸。

装酥肉的那个碗,明显缺了一块……

唐玄勾唇,“好吃吗?”

“当然, 不看看是谁做的。”司南撑着面子,“那个……我没偷吃啊, 我在试菜,我一套做了两份,这个是备用的。”

唐玄笑笑,又夹了一块放到他嘴边,“那就再试一块。”

司南脑子还没想清楚, 嘴就张开了, 啊呜一口吞下去, 差点咬到筷子。

吞完之后才傻眼。

“啊!!!”

小娘子们叫得更欢。

这次不止是因为司南, 还因为唐玄。

要不是男人们太要面子,也想叫了——

这是什么神奇的画面?

一箭封喉燕郡王也有拿筷子喂人的一天?

围观群众兴奋了,单单是这一幕, 比整场比试都精彩!

司南半点不好意思都没有,反倒笑嘻嘻地勾住唐玄的脖子,像个冠军似的冲众人挥手。

就是这般大大方方的模样,才让人误会不起来,怎么看司南都不像“小男宠”的样子,反倒更强势些。

——前提是忽略他为了勾脖子而踮起的脚。

唐玄不着痕迹地上前一步,挡住众人的视线,尤其是那些朝司南丢香帕的小娘子。

司南咧着嘴,悄悄戳他的背,“吃醋啦?”

唐玄抿着唇,没作声。

司南飞扬着眉眼,不说他也知道!

白夜的视线往两人身上转了一圈,了然一笑。

原来如此。

原以为是个小愣头青,看来是有恃无恐。

他偏头看向身后的丫鬟,轻声说:“你说,若此事宣扬出去,这燕郡王还会护着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