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191)

2020-11-14 孟冬十五

这些人也别想好过。

百姓应该庆幸,唐玄不是官家的亲儿子。

大宋历代君主多是性情温和之人,百姓丢了猪都敢敲响登闻鼓,文臣武将在官家面前更是直言不讳,即使指着官家的鼻子骂都不用担心被砍脑袋。

这样的社会风气下,鲜少出现杀人全家、极端报复的事件,唐玄今日这样做,明天就会被谏官的口水淹了。

他不在乎。

他就是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敢惹他的少年掉眼泪,他就让他们哭到死。木清撇嘴,“我还觉得惹司小郎君不高兴的是官家呢,你怎么不去找他老人家的麻烦?”

唐玄看了他一眼,转身下楼。

木清呆住了。

不是吧?真去了?

福宁殿。

赵祯被大臣们唠叨了一整天,终于躺到床上,可以踏踏实实睡一觉了。

意识刚刚变模糊,突然听到一声凄厉的猫叫,仿佛婴儿啼哭。

赵祯猛地坐起来,“谁在哭?”

内侍连忙劝慰:“没人哭,猫儿嚎春呢。”

赵祯摆摆手,“赶走赶走,扰人清梦。”

内侍躬身称是,匆匆去了。

宫人们动作很快,赵祯凝神听了一会儿,没再听到动静,这才重新拉好被子,继续睡。

这次悠悠地睡着了,还做了个美梦。

正在梦里抱小公主,突然,怀里的公主哇哇大哭起来,再一转眼,抱的哪是公主,分明是只大野猫!

赵祯再次惊醒。

内侍们又去赶猫。

这次,赵祯等了好一会儿,确定彻底安静下来,方才入睡。

又被惊醒。

又去赶猫。

饶是赵祯向来好脾气,都怒了,“满皇宫的猫都跑到福宁殿了吗?怎的赶不完了?”

宫人们快要急哭了。

谁知道呢,怎么就赶不完呢!

高高的屋脊上,唐玄支着大长腿,坐得笔直。

旁边放着一个大竹笼,笼中足足关着十几只大肥猫。

一会儿放一只,一会儿放一只。

足够放上一整夜。唐玄吹了一夜小凉风, 第二天依旧精神抖擞。

他伸了个懒腰,轻盈地跳下屋顶,大摇大摆进了福宁殿。

赵祯刚起床,顶着俩巨大的黑眼圈。

乍一瞧见他, 还挺高兴, “玄儿这么早?陪爹用早膳来了?”

“不, 就是借用一下洗脸水。”

唐玄堂而皇之地洗了脸,擦干净, 又去内室换了身衣裳, 梳好头发,戴上玉冠, 把自己收拾得齐齐整整。

这些年, 福宁殿常年备着他换洗的衣裳,赵祯有个头疼脑热, 都是唐玄日夜守着。

赵祯看着他这波操作, 目瞪口呆, “穿得这么精神,相媳妇去呀?”

唐玄点点头,又摇摇头。

不是相媳妇, 是见媳妇。

赵祯支着脑袋扮可怜,“玄儿啊, 陪爹上朝去吧,今日爹爹精神不好,实在听不得那些老伙计们唠叨。你就站在爹爹身边, 谁要说个没完没了,你就瞪他。”

唐玄毫不留情地拒绝:“官家还是补个觉吧,不要去上朝了, 免得生气。”

赵祯:???

直到他走了,赵祯还在纳闷,“玄儿怎么知道我没睡好?你们告诉他的?”

内侍们挨个摇头。

张茂则匆匆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笼子,“找到原因了,有人在屋顶放猫。”

赵祯神色一凛,“皇宫重地,谁能悄无声息爬上福宁殿屋顶?”

内侍不由惊呼:“该不会是——”

张茂则连忙使眼色。

然而晚了。

赵祯看着唐玄离开的方向,气笑了。

“这个臭小子!”

“真是……该打!”

嘴上这样说,实际一点真心处罚的意思也没有。

虽然没睡好,还要兢兢业业去上朝。

原指着速战速决回去补睡,冷不丁对上包拯铜铃大的眼。

赵祯头皮一麻,正要装晕。

包拯先一步开口:“臣要弹劾燕郡王!”

“无故使用震天箭!”

“私自召集唐氏旧部!”

“闹事抓人!”

“大大地扰民!”

“还光天化日强拆民宅!”

“身为宗室,滥用职权,必须严惩!”

赵祯听得一愣一愣的。

终于知道,唐玄为何不让他上朝了……

唐玄毫无心理负担地翘了早朝,台谏官的口水喷不到他身上,全朝着官家去了。

唐玄穿着新衣裳,戴着小玉冠,不紧不慢地来到司家小院。

照例是槐树开的门,看着他两手空空,还挺不习惯。

“早食挂在马鞍上了?我去拿。”

“不用,今日没买。”唐玄看向司南的屋子,嘴角噙着一丝笑,“你师父会做。”

槐树:……

成人的世界,他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