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289)

2020-11-14 孟冬十五

小郎君们吃着小肉脯夸着小崽,怎么也想不到,将来有一天,他们的下一代会在小崽手上叫苦连天。

下午要考两科,一科是《论语》背诵,抽到哪则背哪则,一科《诗经》释义,给出一句,要求填出上下文,还要简单写一下自己的理解。

其实,只要第一科能背过就算过了,毕竟只是考察孩子们的基础,入了学之后都要重新学。

至于第二科是为了选拔“优等者',编入甲字班,重点培养,三两年后,优秀者可选入太学。

小崽很幸运,考到的释义刚好《七月》中“蟋蟀入我床下”的部分。

他第一次鼓起勇气向唐玄请教问题,唐玄给他讲的就是这一段。唐玄说的每一个字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小家伙欢欢喜喜地写下来,想了想,又加上自己的理解,比如司南偶尔会说起的农人劳作辛苦,要珍惜粮食之类的。

巡场的先生经过他身边,先是注意到了他的“崽崽手”,又看到他写下的答案,既惋惜又动容。

惋惜的是这么好的苗子居然不能做官,动容的是即便遭此厄运,小家伙依旧乐观、自信、从容且优秀,吾辈之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两场考试总共一个时辰,司南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两小时。

直到瞧见自家几个小萝卜头手牵手出来,提着的心才放下。

司南没问他们考得怎么办,只是瞧着每一个小家伙都挺开心的,就放心了。

第二天放榜。

槐树特意告了一天假,骑着三轮带孩子们去看成绩。

司南和唐玄等在家里,和面剁馅做炕馍,想着如果考得好就当作奖励,没考好就是安慰。

孩子们回来得很快。

模样有些不对劲。

除了小崽,其余几个眼睛红红的,捂着小屁股,看样子像是被槐树揍了。小崽也抱着小圆手,一脸做错事的表情。

司南不禁怀疑,该不会都没考上了吧?

槐树一脸愧疚:“小崽进了甲字班,冬枣进了武学馆,其余几个……都不成。”

孩子们耷拉着脑袋道歉,生怕司南不高兴。

司南连忙安慰:“没事,今年考不过还有明年,那什么,为了庆祝崽子们顺利考完,今天郡王亲自下厨,做一道非常非常美味的羊肉炕馍!”

孩子们怯怯地点了点小脑袋,还是蔫蔫的。

司南拍拍手,“让咱们一起恭喜小崽和冬枣,好不好?”

孩子们这才精神了些,啪啪鼓掌。

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冬枣。

原本他是几个人里念书最差的,却在出考场的时候撑住了一根断掉的柱子,幸运得被武学馆的总教头选中,和二郎成了同窗。

——这个班的学生不分年龄,统一教授骑射拳脚,每年都有优秀者被选入禁军,最低也是从八品,可谓是平步青云。

小家伙到现在都蒙蒙的,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司南担心其余孩子不开心,提前给他们准备了礼物,让他们去屋里拿。

孩子们小声道了谢,一个个垂着小脑袋进了屋。

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屋里传来“吭哧吭哧”的声音,司南还以为小家伙们哭了,连忙跑到窗边往里看——

哪里是哭!

孩子们正扯着他刚刚送的大花风筝,打着滚偷偷笑。

“没考上可真开心呀!”

“不用去若水书院,不用每月都考试,考不过还得被打手心!”

“是啊,咱们就是咸鱼啊!”

二豆举手,“我是想做厨子的咸鱼!”

小木头和小狗子举手,“我们是想做木匠的咸鱼!”

小馒头和小茄子举手,“我们是暂时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咸鱼!”

小咸鱼们脑袋笨笨什么都学不好,就想一辈子赖在师父哥身边!

司南:……

呵呵、呵呵呵。

分分钟整理出“小咸鱼的一百种吃法”。

槐树讪讪地替弟弟们讲情:“师父别气,回来的路上我已经狠狠揍了一顿。”

司南瞄了他一眼,“咱家不兴家暴。”

只会用更残忍的方法!

司南回到灶台前,愤愤道:“多放肉,用油煎,争取香出八道街。”

然后馋着那群小咸鱼,一口都不许吃!

唐玄笑笑,应了声好。

为了崽子们,他第一次亲自上手做吃食。

就像许多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和面的时候,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原本只有半盆面,愣是被他和成了满满一盆。

司南好气又好笑,“你还是去剁馅吧!”

唐玄看着他的小白手在面上揉来揉去,舍不得走,“你不怕我把案板剁裂了?”

“那你还是和面吧,我去剁。”司南连忙把手从面团里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