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319)

2020-11-14 孟冬十五

大伙默默复习着司南教他们的话,只等着唐玄来问。

万万没想到,唐玄根本没问,而是直接把门板拆了,气势汹汹进了店。

幸好司南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家男人的作派,一早躲进了赵灵犀屋里。

不光躲进屋,还钻进了柜子。

他和赵灵犀单独占了两个,钟疆三个大男人挤了一个。

唐玄没在前边瞧见人,信步来了后院。

正要进屋,江小花便冲了出来,虽害怕,还是勇敢地挡在他面前,“这是我妹妹的闺房,还请军爷留步。”

江小朵躲在她身后,吓哭了。

唐玄挑了挑眉,转身走了。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屋内“咣当”一声,有什么重物倒地。

唐玄大步走回去,绕过江家姐妹,大力推开门。

屋内,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娘子”背对着他,娇娇柔柔道:“军爷别急,奴家换好衣裳就出去。”

唐玄猛地阖上门,黑着脸走了。

官家怎么没说,这月俊俊是个女子!

唐玄觉得辣了眼睛,急需小肉干压压惊。

实际上,他今日之所以这般横冲直撞,其实是为了制造一场“事故”。

一来让月俊俊见识一下他的凶悍,不敢再不正经;二来也是为了演给左邻右舍看,让他们知道“月俊俊”不仅跟官府没关系,还有仇怨。

他确实达到了目的。

邻居们甚至在猜,月家人是不是在汴京犯了什么事,这才逃到了河间府。

不然,为何官兵会来查他?

他们为何又要躲?

转天,元三德就过来试探。

司南犹犹豫豫好半晌,咬咬牙,说出“实情”:“叔公不是外人,小子就跟您说了吧!我们兄妹几人原本在汴京开面馆,生意也算红火,只因官盐太贵,悄悄用了点私盐,就被官府盯上了,无奈之下,只得全家逃离汴京。”

“我对天发誓,除了买过私盐,我们兄妹一件坏事没干过。”司南一脸颓丧,“叔公,您说我们还能在河间待下去不?”

“只是私盐,倒也无妨。”元三德眯着眼,道,“我瞧着那位军爷官衔不小,你怎的得罪了他?”

司南叹气:“还不是前些日子送去大营的那几份刀削面!他不满意,就过来找茬。叔公放心,回头我请人说项说项,大不了给他送些银钱、赔个礼,把这事结了。”

元三德笑笑,语重心长地安慰了一番,又指点了两句,这才满意地走了。

不出半个时辰,整条街的人都知道了,月家兄妹在汴京时就买过私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至此,唐玄那场戏才算圆满落幕。虽未提前商议,司南依旧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一天过得就跟打仗似的。

司南摊在炕上,抱着一只木老虎,捏捏爪子,戳戳脑门,吐槽唐玄,搞这么大动作,都不知道提前说一下,幸亏他机智,不然就漏馅了。

衣柜倒下来的那一刻,他飞快地裹上赵灵犀的衣裳,还特意露出大片肩膀,才把唐玄腻歪跑了。

司南忍不住窃喜,果然这招最有效。

不愧是他的小玄玄,够直。

激动之下,他给唐玄写了封信,洋洋洒洒诉说了一番相思之苦,最后不忘在末尾附上一句——

“边疆苦寒,长夜漫漫,小玄玄有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

这封信没送回汴京,而是伪装成从汴京出发的样子,直接送去了城北大营。

军帐中,唐玄正在看司南上一封信洗眼睛,瞧见又来了一封,迫不及待打来,读到最后一句,手里的小肉干都惊掉了。

南哥儿如何知道的?!唐玄立即给司南回了一封信。

一改往日言简意赅的作风, 义正辞严地把“月俊俊”批评了一通,尤其写“不正经”三个字的时候,力透纸背。

司南呵呵呵, 这下不用抠字了, 整张纸都可以折一折装进荷包, 秋后算账。

——他还不知道,“秋后”很快就要来了。

司南发现一个问题,河间府的百姓对官兵不大敬畏,似乎还颇为厌恶。

赵灵犀私下问了江小朵。

江小朵皱着小脸说:“他们是坏人,抢点心不给钱, 还调戏小娘子……东桥的李阿嫂, 西街的明婶婶,凡是长得好看的, 他们都不放过。”

小娘子抽了抽鼻子, 压低声音:“有一次, 他们还想把姐姐抢走, 幸亏大郎哥哥骑着马过来, 才把姐姐救了, 后来姐姐跟大郎哥订了亲, 那些人才不敢再找我家的麻烦。”

也是因为这个, 无论钱婆子如何为难, 江小花都不想退了这门亲事。

钱大郎是她喜欢的男子,在她心里是英雄般的存在。

直到向司南转述的时候, 赵灵犀还气得直拍桌子, “河间军的军纪居然这么差!枉费了官家一片仁心,以为边疆苦寒,对将士们从不苛责, 倒养坏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