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作者:孟冬十五(361)

2020-11-14 孟冬十五

不少人被吸引过来,看到“专为娘子服务,郎君免进”的字样,都觉得新鲜。

娘子们扯着于三娘问东问西,再三确认,想进去瞧瞧新鲜,又有顾虑。

正犹豫,便瞧见一辆辆马车从街角拐过来,打头的便是高滔滔。

后头跟着数辆或华贵或低调的车子,下来的皆是京中贵妇,一个个穿着绵衣,披着大氅,戴着帷帽,顿时将众人惊在当地。

喧嚣的街道顿时安静下来,只余贵妇人身上的珠翠钗环,走动间发出细微的脆响。

司南从楼上下来,笑着冲众人见礼。

高滔滔大大方方地搭上他的手,“这是我兄弟,今日咱们只管好好吃他一顿,不用羞羞怯怯放不开手脚。”

众人皆笑着称是,心里怎么想的就不一定了。今日她们只是瞧着高滔滔的面子过来捧场,对火锅店的期待还真不高。

不过,很快她们就改变了想法。

司南亲自引路,边走边介绍:“这园子是为了方便娘子们搭设的,春日赏花,夏日垂钓,秋日望远,冬日观雪,皆能随心所欲。”

“娘子们若在府中待得乏了,便来园中转转,吃吃火锅,看看滑稽戏,或者如郎君们一样组个诗社,打场马球,小店皆可安排。”

此话一出,贵人们神情都变了,再不像刚才那般表面客气。

有人迫不及待地向高滔滔求证:“郡君,此话当真?”

“真的不能再真了。”高滔滔笑笑,说,“南哥儿跟我保证了,凡是十三岁往上的男子皆不许入内,十三岁往下的,倘若要进需得有母亲姊妹领着,若在园内胡闹,一律打出去。园中做事的除了丫头们都是半大小子,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众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喜色。

司南那一番话无疑说到了她们心坎里。

凭什么只许爷们儿们出门交际应酬,妇人就得安安生生守在后宅,组个赏花局都要规矩一大堆?

这下好了,不用再占谁家的园子,更不用再看婆婆小姑的脸色,只需下帖子一约,点上一份火锅,就能在园子里消磨一下午。

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人舒心的了。

兖国公主把帷帽一摘,幽幽道:“既如此,这劳什子也不用戴了。”

贵人们都跟着摘了,不约而同地挺了挺胸,舒了口气,仿佛卸下无形的枷锁。

有了这些人带头,越来越多的娘子进了满庭芳。

其中少不了于三娘和小郭的功劳。

这俩人一个比一个机灵,一个比一个有眼色。凡是在门前驻足的娘子,皆抵不过他们的热情。

看到年长些、和善些的,于三娘便派出性子和软的小跟班,笑盈盈地把人请进店。碰上脾气硬些、说话刻薄的,她便派个口齿伶俐的小子,直到把人哄软和了,心甘情愿给店里送钱。

也有汉子们凑过来,皆被小郭拦了回去。

看到这番情形,进的人更多了。

这里原本是供男人玩乐的花楼,如今成了娘子们的休憩处,众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

试营业第一天,比司南预想中好很多,二十几个雅间,加上园中的六个观雨亭、六个小暖阁都坐满了。

虞美人穿着利落的衣裳,楼上楼下地招呼客人,不仅没受到刁难,还得了极大的尊重。

蝶恋花带着几个小丫头站在高台上表演滑稽戏,大冷天的,贵人们瞧着心疼,叫丫鬟送去赏钱,被蝶恋花拒了。

表演结束,蝶恋花到雅间致谢,并言明:“奴家如今不再是卖艺人,在园中演演戏、唱唱歌只因自己喜欢,每月有工钱拿,不再额外讨赏。”

贵人们听着,心下只有尊重的。

这么大的动静,汴京城中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其中就有被行首们狠狠揍了一顿的张衙内。

张衙内这个年过得实在惨,身上的伤没好利索,就得连跪带爬地跑到祖宗跟前认错,刚结的痂爆开了不说,膝盖上又添了新伤。

如今被亲爹扔到这个冷冷清清的小偏院,心里窝着大火。

盯梢的小厮禀报的时候,嗓门都是压着的,生怕他听到满庭芳开得红火,拿自己出气。

不料,张衙内竟异常平静,“那园中布置你可仔细瞧了,当真花了不少心思?”

“小的原想进去看看,那边不让。小的怕事情闹大,把郎君交待的事搞砸,便没硬来,只给了李婆子一串钱,让她进去瞅了瞅。”

小厮小心翼翼道:“李婆子说,姓司的把从前明二暗三的院子改成了大方院,十来个亭子都是新搭的,还、还挺好看……想来花了不少钱。”

张衙内冷哼:“越多越好,就怕他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