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了一个包子,坐孩子们中间,边吃边聊天。
可能很少有外面的大人像司南一样亲切地跟他们说话,带他们玩游戏,孩子们对司南十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地跟他聊着天。
从孩子们的话题中,司南抓住了一个奇怪的信息。
别的慈幼局,孩子们都害怕长大,长大意味着会被赶出去,没地方住,没饭吃;这里的孩子却不同,他们都盼着长到八岁,然后“去外面”。
司南笑着问:“去了外面就要努力赚钱养活自己了,你们想好做什么了吗?”
“不用想。只要多多吃饭,长壮一些,就会被挑走。”孩子们语气肯定。
长得壮,被挑走?
去码头扛活吗?
司南再问,孩子们却不肯说了,一个个闭紧小嘴,笑嘻嘻地摇头。
司南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当是管事哄他们的话,让他们对被赶出去不那么恐惧。
这样一想,觉得这位管事还挺善良,不仅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还保护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从慈幼局出来,司南满大街闲逛,专门往偏僻的地方扎,就是为了引对方出来。
然而,直到天黑透了,司南的两条腿都走累了,也没见人出来拦路,连张字条都等到。
司南不甘心,想再转转。
唐玄从暗处现身,把他扛回了家。
司南软软地趴在他背上,语气难掩失落:“是不是他们知道你在暗中保护我,所以才不敢出现?不然你明天别跟着了,我再试试……”
唐玄把人往上托了托,沉声道:“不用,很快他们就会有动作。”
司南突然精神了,“你做了手脚?”
唐玄嗯了一声,没有否认。
司南抱住他的脖子,吧唧一口,“再信你一次。”
唐玄笑笑。
这一次,不会再让他失望。
唐玄的推测没错,既然有人费了老大劲把他们引过来,就不会一直这么龟缩着。他放出一个小小的诱饵,对方就上钩了。
是非常俗套的“君无道,上天示警”说。
今年的确多灾多难。
进入正月,早已立春,东西二京却雨雪不止,寒疫暴发,农田遭灾。
四月又下起了冰雹,原本已经挂了穗的粟米瓜果,险些颗粒无收。
这时候,就已经有人暗地里散播“官家行事无道,上天降灾于民”的传言。
好在,朝廷动作很快,给受灾百姓发钱发粮,官家两次遣散宫人,节俭克己,这才止住谣言。
如今正值中秋,收获的季节,突然半夜落下一道惊雷,洛阳周边上万顷农田被“天火”烧成灰烬。
一时间,流言再起,直指官家“没有子嗣,懦弱无能”,因此上天再三示警,“让有大造化之人取而代之”。
至此,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偏偏百姓们就吃这一套,尤其是那些农田被毁、单等着这一季收成养家糊口的农人们,不出意外地被人利用,闹起事来。
消息传到汴京城,官家急火攻心,在大殿上呕出一口血。
一时间,朝野哗然。
就连唐玄都没想到,对方一上来就是这么大的手笔。
看来,这是打算孤注一掷了。官家病了, 急火攻心,昏迷不醒。
他这一生仁德宽厚、节俭克己、虚心纳谏,为的不过就是生前身后名, 没承想, 老了老了, 竟然被百姓骂成“无道之君”!
原本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就像突然抽去精气神儿似的,一夜之间白了头。
唐玄连夜回了趟汴京城,第二天没回来,只给司南送了一封信。官家病重, 起不来床了, 他不放心,要亲自照料。
司南也很不安。
在他熟悉的历史中, 离官家驾崩还有几年, 但是, 这是平行世界, 保不准会有什么意外。
他一夜没睡, 枯坐在床上思索这件事。
按理说, 收获之季, 为了防止野物毁坏农田, 会有人日夜值守, 就算因为雷火烧了起来,也不该一夜之间尽数烧毁。
更何况, 打雷之后紧接着就下起了雨, 只要救火及时,不至于颗粒无收。
司南越想越不对劲,决定亲自去看看。
他已经事先打听好了, 最初起火的地方在洛阳城东三十里,一处“香火田”。
所谓香火田,其实就是官府或富户捐给寺院的田地,由寺中僧人所雇之人种植,免赋税。
那处寺庙名为“大安寺”,是近几年洛阳周边香火最旺的地方。
据说院中僧人慈悲为怀,常年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民或者来洛阳求学赶考的读书人。而且抽签算卦十分灵验,就连谁家的孩子丢了、谁家的猪跑了这种事都能算出来。
因此,颇得百姓信赖。
又是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