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现在,记录史册,记录玉牒这种大事,战王和宣帝恨不得颁布圣旨把所有人都喊过来。
当然,顺帝也不怂。
虽然没颁布圣旨,却还是下了御令。
大意就是,朕和大哥二哥友谊地久天长,这次还给了朕不少零花钱,还不快点过来恭喜朕!
大魏百姓一看。
喝——
两条大粗腿!
特别是宣帝,七千万两!这不是土豪么!
这条粗腿咱们必须好好抱抱!
排场给他造起来!
所以。
今日满京空巷。
米大人为表臣心,宫门大开,御驾从长街到祭天台,面子给的足足的。
这就闹大了。
小莫统领是第一个怂的。
你说修缮玉牒就修缮玉牒,那都是史官的事情。
事情戳破了,自己讨个巧,在皇上面前哭一哭,求个情,撒个娇,皇上自然不会为难他。
但你要说祭天。
这种大事。
还是当着全京城文武百官的面!
皇上脸面要是下不来,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群臣还不上折子把自己给砍了?
“你小子可害惨我了。”
莫逆跪在武将堆里,把宋彦之祖宗都骂上了。
“闭嘴。”
宋彦之跟着朝礼本本分分的跪地请礼,少年本就是个孤绝傲世的性子,当初选择做,就没怂过。
祭天台上。
苏琉玉很高兴。
胡清扬和西凉王伤势救愈,了去心病,
手里头还有玄武军虎符,现在还要和兄弟一起正式拜把子,人生如意,不过如此。
礼部也高兴。
皇上这大腿抱的好!
史官甚至连夜撰写了书稿,就等着今日记录三兄弟情比金坚。
“请玉牒——”
承明殿大总管随同祭祖御驾,恭恭敬敬的把太庙玉牒捧在手里,一步步迈上祭天登云梯。
狂风飒飒。
全满京共同见证这历史一刻。
米大人笑意盈盈的递上御笔。
“请皇上亲自撰写玉牒,以表我大魏同大齐大元永结大好。”
战王兴奋了。
闺女快写。
老子等不及了。
宣帝笑的低调。
也不难看出高兴。
正式入了户口就是一家人了,能不高兴吗。
三基友忒自傻乐,苏琉玉甚是潇洒的接过御笔。
云仪未进宗谱,这次也正好一起记了。
苏琉玉打算的明明白白的。
沾完朱笔,就准备麻溜的上户口了。
沉重的宗谱玉牒一页页被史官掀开。
上方,顺启开年之初,顺帝登基,记载玉牒。
同列,沈怀舟皇夫之位,扶持在侧。
苏琉玉提笔起势,但笔尖却猛地一顿。
这个状况,让翻玉牒的史官愣了一下。
仔细体察圣意如他,快速的看了一眼皇上入目的地方。
玉牒上。
皇贵君的下方,赫然写了两个名字。
字迹如游龙,潇洒大气。
和史官的板正严苛的笔迹,截然不同。
史官大惊!
这.......
这是!
他眼睛一瞪!
这是皇上的字!
他记得真真的,每每回复请安折,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就是这样豪迈洒脱。
不对!
等等!
皇上自个儿在玉牒上写了什么呢!他把脑袋凑了过去。
当瞄了一个“宋”字的时候,眼睛本能的一瞪,迅速看向武将席。
只是他站的高,除了乌压压的人头,啥也看不见。
这动作,被后面的战王逮个正着。
他心想。
闺女不赶紧给老子上户口,等什么呢。
宣帝也是这样想的。
赶紧给二哥个名分啊,等着呢。
史官捧着玉牒大气不敢出,苏琉玉人直接傻了。
什么情况!
她户口本上什么时候多了人!
她眼睛眨了眨,差点没被气撅过去。
苏琉玉愣着不动,米大人也反应过来,包括祭天台上所有人。
这些个天子近臣,察言观色一流,这厢苏琉玉异壮出现,马上反应过来。
更别提,台下。
万众瞩目。
写个名字有多久,怎么台上礼部没动静啊。
这个时候,应该唱报了吧。
说些什么恭贺大魏大齐大元江山绵延昌顺,世代大好的话。
怎么了这是。
台上。
苏琉玉执笔不动。
冷静,冷静,冷静个屁啊!
她想问礼部,问史官,这户口本,你们给朕整什么幺蛾子呢。
她刮了史官一眼。
史官一脸懵,还有点委屈。
皇上凶我!
怎么了嘛。
您自个儿在户口本上加名字,怎么还自个儿生气上了。
当初为了皇贵君,把史册改了,臣都睁一眼闭一只眼,这改玉牒,臣就当没看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