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东西......”
突然,苏琉玉看着锦盒之内的瓷碗,眼神一亮。
“你这瓷器,是怎么来的?”她问。
眼前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子,样貌倒是不出众,但是干净。
“偶尔烧出来的,只得一枚,献给皇上。”
“我看你有点眼熟,你是?”
确实眼熟,感觉像哪里见过。
那人脸色一变,低声启口。
“家父曾任华南河道总督。”
苏琉玉心口一紧。
“你姓刑?”
“回皇上,正是。”
这位,就是方钱护着的,刑家二公子,也是大哥唯一的儿子?
“目前在哪里任职?”
她记得大哥出事后,已经分家了。
“闲职而已。”
苏琉玉了然,刑坤不会让这位拿权臣的位置,肯定会打压一二。
“你这瓷器烧的甚得朕心。”
国粹堂正好缺瓷器。
“今日不方便详谈,等朕闲来,和你仔细聊聊。”
刑二公子心里有点高兴,应了一声:“谢皇上青睐。”
苏琉玉点点头。
能人她自然会用。
又喝了会酒,苏琉玉觉得酒劲有点上来,就赶紧撤了,明日还要早朝。
众臣看皇上走了,也兴致缺缺的散了。
今日苏琉玉难得高兴,回承明殿的脚步,就放慢了不少。
沈怀舟看她走了,不放心,还是跟了一步。
“湖心的宫殿,不如拆了吧。”轻柔的嗓音缓缓响起。
沈怀舟行走的脚步,适时停了下来。
“皇上,您上次还说要把人绑了关起来,如今是放弃了吗?”陈韶柔疑惑的问了一句。
“嗯,绑了,没成功。”
“那再绑一次?”陈韶柔鼓励一句。
“算了......”
金绣龙袍的暗纹在月色下灿然生晖,风吹拂着墨发,年少帝王眼睛带着醉意,说完最后一句,就带着人走了。
“大人,您是迷路了吗?这宫道,是通往后宫之处。”一位小宫女突然提醒一句。
沈怀舟穿着一身月白银绣大袍,身姿如玉,俊逸如仙,让那小宫女心扑通扑通直跳。
“劳烦姑娘带下路,本官确实迷路所至。”
清朗的嗓音启口,如泉动听。
“大人客气了。”小宫女脸都红了。
宫道上。
带路的小宫女一直偷偷注视着眼前这位大人。
觉得大人虽然端的是严正君子之态,但为何耳根那么红?
是她看错了吗?
难道大人不喜和女子同行,害羞了?
这样一想,她心里偷偷笑了起来。第二天,礼部尚书米大人屁颠屁颠把自家存粮献上了。
这位米大人,在京都比较有名。
因为他这个官,是买的。
米家是京城粮油大家,富甲一方,伪帝当朝时,捐了一个官,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入了仕。
从七品小官开始做起,做到礼部侍郎,一路官途通顺,主要还是有钱。
平日里就是送送礼,花花钱,唠唠嗑,日子也就过了。
但谁曾想,原礼部尚书倒台了,自己这样捐了官的,竟然成了二品大员!
昨晚还深受新帝器重。
把这大人乐的,一晚上睡不着,把家底掏出来,表明他的忠心。
“皇上,你尽管用,等我收了粮,还献给你。”米大人拍着胸脯保证一句,他家庄子多,粮食管够。
如果是伪帝在位,一个子他都不献,也没啥爱国情怀。
但现在不一样了,被人赏识,被人器重,要粮是吧,我管够。
苏琉玉心里感动,这米大人虽然官做的不咋地,但够义气啊,够有钱啊。
有钱就好,有钱她就喜欢。
反正礼部是个闲职,她科考自己盯着就行,不用他管。
苏琉玉哥俩好的拍拍了米大人的肩膀。
“爱卿此举真是帮了朕一个大忙了,这份恩,朕记着,有想要吗?朕能力范围之内满足你。”
米大人老脸一阵乐呵。
“臣家中有个嫡孙,长的甚是俊俏,不如献给皇上当个小侍君吧。”
“爱卿,这后宫有什么好,你让他好好读书,朕亲自督促,以后在朝为官,让你米家官路亨通。”
那这可是大恩典!
自家嫡孙竟然让皇上亲自督促学业,这传出来,那可是皇恩!
他也不想让孙子进宫了,赶紧跪下。
“微臣待孙儿谢过皇上。”
“起来吧起来吧,你身子不好,别动不动就跪了。”
这又把米大人感动了一下,感觉还应该表示表示。
“皇上这粮要献给边关将士吗,不如臣在凑一点?”
还有?
不过苏琉玉不想做的太过,就道:“爱卿能给朕这些,朕已经满意了,这粮,朕有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