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
苏琉玉彻底来精神了。
当晚大笔一挥,拟了一封信送往大金。
其上,只有两个字。
“约么?”
金帝看着这信,险些没被吓的驾崩了。
我大金,骁勇善战,在哪国不是让人闻风丧胆,如今,被你们三基友盯上,一有钱,一高兴就想来找朕打架,欺负朕,还把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朕不要面子的!
金帝气的要死,连夜回了信。
“顺帝要祭农神了吧,秋收盛宴朕想和顺帝把酒言欢。”
赶紧加入群聊,一刻不能等。
不仅是金帝。
不知道为何,这几日,无数使臣都赶到大魏,准备参加顺帝的秋收盛宴。
这把米大人可给累坏了。
逢人就要吐槽一句。
“哎,本官这礼部尚书当着是真有压力。”
“又要接待各国使臣,又要帮皇上举行盛宴,累死本官了。”
“但皇上信任本官,这些事,仅交给臣一人,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我啊,就是为皇上操心的命。”
这几日米大人春风满面。
那些使臣对他,那是毕恭毕敬。
说不出的痛快。
以前他送礼还要看人脸色,看那些大官收不收,愿不愿意赏脸。
现在可好,那些使臣给他送礼,还要看他脸色,愿不愿意赏脸他说了算。
这滋味,别提说爽了。
当然,作为送礼十几年的老人,那嘴皮子可不是吹的。
他是皇上的,绝不能收贿赂。
但是帮自家皇上赚点钱还是可以的。
“咱们皇上喜欢名贵的礼物。”
“越有钱,越贵重最好。”
“上次大元那株红珊瑚就不错,所以皇上才拉着大元......你们懂的。”
当然,他也不知道皇上为啥把大元加入群聊。
这句话他瞎说的。
苏琉玉一挑眉。
“米大人很懂朕的心思啊,朕就是喜欢二哥有钱。”
土大款,她最喜欢了。秋收折子一封封上奏。
全是喜报。
顺帝上位,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三项政令让百姓感激之余,也用一年时间,回馈给朝廷一个丰收之年。
去年,新帝登基,国库没银子,秋收盛宴只草草在御花园办了。
如今,顺启二年,朝臣和百姓是一点都不想委屈自家皇上。
不仅要办,还要往大了办。
那祭祀用的帝王衮冕之服,更是尊贵无比。
金线龙袍,栩栩如生,其上宝珠,奢华璀璨,就连冕冠上的玉石,都被尚衣库千挑万选。
“听说这次列国使臣都来了,也就咱们皇上有这个面子。”
“那当然,但大家可都醒着神,注意规矩,别到时候给咱们皇上丢人。”
“国酿都备好没有?宴席的菜单都确认了吧,记得给陈姑姑再确认一遍。”
各宫的小太监和小宫女忙的脚不沾地,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气,做事更是利索到位。
十月十五,大魏开国二年,祭农神,摆国宴。
京城,万人空巷。
苏琉玉坐在御车上,四匹高头骏马在前踏步,由正午大门,绕京城主街一圈,与民同乐。
其实游街是各府官员连番上折子提议的。
他们最近盖章批路引手都要酸了。
华南四府不用说,自家皇上的大事那就是他们的大事。
关键这次,华北四府也过来了,自家皇上在华北畜牧建厂,又加大医疗,他们自然感念皇上恩德。
今日祭祀,那卖花小贩都跑了十多次,热的满头大汗。
“别抢别抢,还有还有,哎呀院长,大家都是岭南人,你就给一个铜板,也太小气了。”
今日他这花可是要卖五个铜板一支的!
秦山院长把州学那几个老头给推了过来,指了指:“我这不是还给你介绍生意了吗,都是岭南人,你还计较。”
他们几个老头都是虽苏琉玉一起考学过来的,自然要过来凑个热闹。
趁着腿脚还利索,多看一眼皇上也是好的。
“得得得,您老快拿好,我还要回院子拿货,就不废话了。”
人潮涌动,阵势浩大,那激动的声音更是犹如雷动。
把使馆内的使臣都惊的跑出来了。
“大魏百姓,是要造反了吗?”
“他们不会暴乱吧。”
“瞎说什么,那是咱们皇上游街呢。”
大齐使臣一脸乡巴佬的看着众位,又道:
“也就咱们皇上能这样深入民心,你们皇上,祭个农神,能有这样阵仗吗?”
“你不是大齐的吗?你们皇上不是熹帝吗?”
大齐使臣白了那使官一眼。
昂着头,挺着胸,一脸自豪:“皇上说了,自家兄弟,分什么你我?我大齐大魏本就是一家人,你们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