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退退!”
“不能打了,保住实力!”
“这魏狗疯了。”
想退。
顺帝不满了。
也不想礼貌了,直接下令。
“炮车准备,给朕轰了国墙,一踏敌营!”
一踏敌营!
端了你们狗窝!
大魏顺启四年,三月初六,大魏之师,一踏敌营,杀敌无数!
这场战,史记上被记为灭金一战,这四字旁边,还有四个小字。
写着:
借头一战。
当然,这都是后话。
如今大魏史官正在京城享受难得的休假,而大金史官,却在自己史册上颤颤巍巍添了浓重的一笔。
大金守国五十二年,三月初六,金帝驾崩帝宫。
同年,本该登基为帝的太子殿下,远赴边关谈和。
顺帝收到这消息,正在包扎伤口,或许是痛的厉害,让这位心情欠佳,直接给拒了。
“我大魏,即便拿国,也是要堂堂正正。”
毕竟是冒着被列国围攻的风险不约而战。
总是要给列国一个交代。
苏琉玉想了想,把各位苦力军召集起来。
“朕,有件事要吩咐你们。”
“你们不是被忽悠来打朕吗?”
苏琉玉笑的温软。
“现在就靠你们忽悠回去了。”
一报还一报。
死去的守国将士,用金狗的命来偿。
被蛊惑的大魏百姓,也要用大金民怨来换。
大魏史官想了想,又在史册上面加了一行字。
顺帝,护短又记仇,还是大忽悠。朝阳升起。
空气里,还带着战后血腥尘沙之气。
大齐军营这边,今日的诡异的寂静。
他们一边训练,一边眼角瞄着护国墙外。
每个人脸上,都有点嫉妒。
历来行军打仗,都是以人头为军功。
鸣金之后,各军清理战场,收人头。
他们大齐将士昨日士气衰弱,没杀多少人。
自然没有人头可拿。
退回军营之后,大魏自然而然的就开始清理战场。
好家伙,这清理了整整一夜。
这大魏兄弟怎么那么能杀人。
明明伐金一战也不见这么勇猛啊。
打鸡血了吧。
“还别说,昨天大魏兄弟杀起人来简直不要命。”
“而且专砍人头,好家伙,血渍了老子一脸。”
“哎,你们看,那边在建什么呢?”
建什么?
众人侧过头一看,发现一群将士正在搭高台。
搞什么?
难道要火化人头?
“我怎么觉得大魏兄弟今天异常兴奋。”有人小声道:“这打了一场胜仗也不用这样吧。”
就是啊。
一场胜仗而已,用不着那么兴奋吧。
比起大齐将士酸酸的语气,大魏这边,每个小兵都凑在自家百长身边,好奇的看着军功簿子。
“百长,咱们伤亡如何,不会要扣功勋吧。”
“咱们营砍了多少人头?”
“百长你手别抖啊,千万别给我写错了。”
那都是功勋啊,辛辛苦苦挣来的,他们宝贝的要死。
这功勋,就像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而勋章,就类似奖状,从五品以下,就类似考学,从五品上得到军爵,就是入社会有了铁饭碗。
苏琉玉这制度弄的,昨天小兵们兴奋了整整一夜。
这上战场可不是打赢就行了。
要拿着分数升学呢。
铁饭碗,谁不想拿?
那些个百长统计了整整一日,又上报协领,协领上报参领,一级级的核对。
苏琉玉也没有闲着,这套军勋军爵制度一出来,她就叫人定制了勋章,建造了英雄台,还连夜派人造了军功簿。
这军功簿上,详细标明了哪年哪月参军,参军获得什么成就,参与了多少战事。
每个军功簿上的成就,都要加盖将军印,证明有效。
这是荣誉的象征,一个都不能少。
这几日,大齐将士有点懵了。
那英雄台建的那是有模有样的,搞什么呢。
“灭金一战,我将士伤亡相较于上次,明显少了五成。”
众位将领看向主位之上的苏琉玉,无不感慨。
“别提了,这帮小子不仅砍人厉害,如今团队协作都强了不少,生怕自个儿营的兄弟死了。”
司马锐也兴奋的顺了一嘴。
苏琉玉合上统计上来的伤亡和杀敌数据,扫向众人。
“军功簿都盖章了吧,明日表彰大典,准备的怎么样了?”
“都准备好了,估计这群小子今晚睡不着了。”
明日是发成绩单的日子,能睡得着就怪了。
有忐忑,有兴奋,还有期待。
大魏顺启四年,三月初十,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表彰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