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算了,县令大人有他自己的想法。”
“不只是我,其他州学的先生也找过县令,县令就是不松口,我主要怕这小子是不是得罪了这位大人。”
看起来不像啊。
苏琉玉发明那样一把弩箭,如果上报朝廷,县令大人也有功。
他是实在想不出为什么县令大人不愿意。
就是可惜了苏琉玉那孩子,他作为先生,怎愿意看这颗珍珠蒙尘?
只是奈何势力太小,不然一定要好好帮帮这孩子。
州学的几个先生正发愁着。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带着一道急信送进了林家祖宅。
此时林家众人正在陪老祖母吃晚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只要这位老祖宗还在,林家就不会分房,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林家五进五出,及其华贵。
一大家子的围着老祖母,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此刻,林家祖宗的房门被外面的门房给推开。
来人是一个小厮,风尘滚滚的一脸土气。
他疾步走到男桌边。
对林大老爷递上一封信。
“大老爷,是大少爷的信。”
说着恭敬的往前递了递。
林大老爷已经快五十岁了,但身子健朗,这些年仕途顺利更是让他顺心的年轻好几岁,额头上一丝白头发都没有。
他板着脸,却没有拿信。
“这逆子还知道写信?”他瞟了一眼:“他说什么了?”
“大少爷什么都没说,只说大老爷越快收到越好。”小厮恭敬的开口。
“这小畜生。”林大老爷骂骂咧咧的说了一句,到底把信收了。
一桌的其他三个老爷看了信一眼,难得的劝了一句:
“虽然述哥儿不服管教了先,但也是个有分寸,这样的急信还是第一次,莫不是出了要紧事?大哥还是赶紧看看吧。”
林大老爷皱眉,看了眼桌上的信,放下酒杯,到底是拆了开来。
信纸只是薄薄一张。
上面画着一把弩箭造型。
下面则写了两句话。
“其名为弩,小则射程一百五十余,大则一千五,如若推崇,乃大魏军事之助力。”
又写道:“发明者惊才绝艳,还望父亲美言几句,提拔一二。”
就两句话?
林大老爷把纸翻到反面,白白净净,支字未留。
“这畜生!”林大老爷一拍桌,像是演示自己内心的震撼似的。
他看了这小厮,问了一句:“大少爷信上提到的人,你可知道是谁?”
小厮老实的点点头。
“一直听大少爷说苏小才子,苏小神童,只是名字奴才倒是忘了。”“好了,你下去吧,路上辛苦了,去账房只十两银子去吃酒休息休息。”林大老爷温声吩咐一句。
那小厮眼睛一亮。
十两!
果然京城就是不一样!
大老爷给钱果然大方,不枉自己辛苦跑一趟。
小厮行了个礼,带着笑高高兴兴的领赏去
林大老爷随后把那张薄纸揣在袖子里。
“吃饱了,我先去书房。”
丢了这么一句,林大老爷就告辞了。
一进书房,他把袖里的纸又掏了出来。
里面弩箭的结构精巧,却是个大概模样,按照大儿子信里的话,这个苏小神童,怕是真的不一般。
林家也确实没有什么功绩了啊。
这会这功绩送到自己跟前,可不是现成的吗?
国库目前空虚,正需要一个好借口广开徭役。
利国利民的理由,多好。
“林昌!”他冲着门口喊了一句。
瞬间一个身影,就从屋瓦间落了下来。
“派你办件事,去给你打听一个人,去大少爷那边打听个姓苏的,少年人,才学了得,听说还有神童之名。”
“是。”说话的林昌干练的开口。
“人找到后,等我吩咐,你做两手准备。”
两手准备,顺者昌,逆着亡。
“是,老爷。”
说完,又瞬间影了身形。
林大老爷回到书房内。
研了磨,提笔写到:“此物创造甚秒,儿慧眼识珠,此子可堪大用,可惜图纸粗略,难以信服......”
......
桃花宴后,苏琉玉赶紧跑到长白书斋来支银子。
“世安哥,上次和你说的事情,你帮忙打听了吗?”
苏琉玉赚了银子就让世安找牙人相看宅子,准备把家里人都接过来住。
“早就看好了,和先生一起看了几处,就等玉哥儿过来再看一遍就能确定下了。”世安又凑近苏琉玉,问了一句:“玉哥儿,你那货什么时候到啊,这几天我这长白书斋各个都在问,我都要被烦死了。”
自从苏琉玉创造了铅笔,不管是书院学生还是那些寒门在家闭关苦读的学子,都要来问上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