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_作者:顾家十八(68)

2020-11-19 顾家十八

先观望购买力度再说。

于家。

小厮常福不过寅时就已经起身了。

最近于良他爹于老爷迷上了《洗冤录》,看的捉心挠肺,特意嘱咐他今天一定要买到。

这不,刚刚过寅时,他利落的收拾完,就起身准备去等着了。

天这时候还没亮,外面漆黑马乌的,长白书斋离于家不远,常福看天色还早,又在路上买了个大饼,晃晃悠悠的就过去了。

结果没走几步,刚刚转到主街上,就愣住了。

这才寅时,大街上怎么那么多人在排队?

这是干嘛?

打仗了?

他啃了一口饼,礼物的问了下那个排队的路人。

“这位老爷,这才寅时,你们一帮人在这里干啥啊,可是前面出了什么事?”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话的那个路人二十多岁,穿的粗布褂子,显然是个读书人:“他们都是来买书的,我起的晚了,这才排到了后面。”

书?

常福一惊,呐呐问了一句:“是不是洗冤录?”

那路人一副算你识货的表情,笑着点点头:“是啊,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抢到,反正我主要是来买卷子的。”

考了三年都没考上童生,家里已经放弃了。

没钱供他再读,只能边做工边读书。

村里村长看他可怜,把他儿子做的一套书卷借给他。

这卷子还是第一次见,开始答得生涩,一知半懂,没想到书卷最后还有解题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他效率倍增,现在看书竟然大多都能看懂。

他今天过来就是想再买一套。

而且他问了价格,才五百文,要知道别的书可是几两银子,他根本买不起。

不仅如此,还有那个铅笔,他看村长儿子用过,特别省笔墨,今天也要买一点。

常福听到这话,彻底傻了。

随后拔腿就往前跑。

街上像长龙一样排起了队,还有早点小贩在队伍里面吆喝,就像过年了一样。

这么长的队,还真的是从长白书斋排过来的!

长白书斋那个巷子此刻挤都挤不进去。

完了完了。

于老爷可是说一定要买到的。

买到了还给自己二十文赏钱。

现在不仅没有了赏钱,估计还要挨板子!

完了,全完了!

这时候,不知道谁又说了一句。

“书斋开门了!”

这声一下子在人群里面炸了开来,常福都被涌动的人群挤到了。

那些人完全不顾礼仪,一窝蜂往前冲。

站在第一个的是个书生,昨晚喝酒喝的晚了,索性就在这里等着,结果现在是第一个拿到书的。

他高兴的赶紧揣在怀里,生怕抢了。

离开人群,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书,第一页的几个大字立马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长白杂志征稿,优秀文摘话本返稿酬!”这书生心口一跳。

继续往下看。

“凡是优秀的诗词,故事,话本,或者杂学都可以投稿长白书斋,被选中的作者都会或者不等稿酬,并将你的作品发行全县。”

不仅给出书,还给银子。

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而且,这征稿还提示了苏琉玉新写的话本子将要在杂志上面连载!

苏琉玉出品,必是精品,销量关键!

你看这长龙似的队伍,要是自己的书也能被人这样大卖,那多爽!

书生心动了。

不心动是假的。

他现在就想回家,扒拉自己自傲的诗词去投稿。

钱不钱的无所谓。

只要能上,只要能出书,读书人谁不想自己有名气。

现在在读书人眼中,很多人都不服先生了,就服苏琉玉。

仿佛只要得到她的认可,那自己的诗词,就是最棒的。

出去炫耀,也有底气。

“有余兄,你帮我问问琉玉兄那个征稿到底有什么要求呗,听说题材不限,我写鬼故事能行吗?”

“对啊,我昨晚想了一晚上,写了一首诗,我觉得极佳,你帮我问问琉玉兄能不能过。”

“我爹也写了个笑话,你问问笑话也能投稿吗?”

苏琉玉的书一书,马上就进行了新的一轮讨论,当然讨论最多的,还是此次征稿。

大家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不是早上好了,现在都成了,你书买到了吗?

买到书的,看到书里面的征稿函,可不一下子炸了吗?

白鹿书院甲字班的人围在苏有余身边,堵个水泄不通,没办法,谁让苏有余是他哥呢。

这时候总得给开开后门啊。

“琉玉还有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我回家帮你们问问。”苏有余温雅的开口。

得到确切回复,众人放心了,一哄而散,琢磨文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