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_作者:顾家十八(779)

2020-11-19 顾家十八

沈府小院,也热闹。

司礼监带着一众太监过来给皇夫试大婚冕服,顺便教一下侍寝的规矩。

“皇上年纪尚小,这侍寝便不是为了让皇上享乐。”

这是祖制。

说白了,就是皇上年岁小,这侍寝便不能舒服,若是舒服,便会享乐,耽误国事,对身体也有害。

“皇上若是召寝召的勤,皇夫便要委婉规劝,适时抱病。”

“侍寝不能时辰过长,对龙体有损。”

“皇夫进宫,虽说有延绵皇嗣之责,但皇上不过十六,若按照生辰也才十五,这皇嗣,只能等两年,还望皇夫见谅。”

大魏和诸国不同。

大魏开国元祖,是赫赫有名的女帝。

这祖宗的很多规矩,都是对应女子。

只是后来,登基多是男子,这些旧制,便改了。

如今,苏琉玉登基,便还是和开国元祖时期一样。

沈怀舟脸色有点尴尬。

但自持有礼,只能点头。

这让司礼监的太监心里一松。

皇夫识得大体,是大魏的福气。

自家皇上毕竟是女子。

这侍寝,便吃亏点,年纪又小,要是被欺负了,那就不好了。

众人教了规矩,满意的走了,准备把皇夫一言一行,都记录在册。

收纳史库。

沈怀舟看着手上的金线凤绣冕服。

神色复杂。

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大魏顺启三年,五月二十一,宜嫁娶,祈福,祭祀。

今日,大魏京都,人满为患。

城门大开,四方州府百姓涌入京城,等候在天门祭天六千万平的广场之上。

主街更是人潮拥挤。

两侧飞虎军黑甲开道,炮仗声如雷震。

喜乐队,仪仗队,礼监队,骑兵队,大婚队,足足上千人,浩浩荡荡。

排场从所未有之浩大。

老百姓昂着脖子,等着沈府门前,准备跪迎大魏皇夫御驾。

“出来了出来了,皇夫出来了。”

一声欣喜之声突然响彻人群。

众人寻声望去,一下子愣住。万丈霞光下。

男子一身正红冕服,缓缓而来。

头戴凤衔宝珠玉冠,腰佩后位之君王珏。

他步伐沉稳,行走间,大魏凤纹图腾随风摆动。

那衣袍下,绣着大魏日月河山祥瑞图,代表皇权共享,江山同固。

万民瞬间跪拜在地。

喜乐声开奏,炮仗声冲天。

他随御驾踏入婚舆之上,在震天恭贺之中,前往大魏祭天宝坛。

“开天门——”

司礼监正使高亢大喝一声,那声音盖过喧闹,飞虎军黑甲响召附应。

京都九道宫门大开。

一路主街,为婚舆开道,畅通无阻。

沈怀舟端坐在銮驾之上。

王冕华服盖住他往日的温润随和,俊逸之容带着大气,庄重,肃穆,威仪。

他遥遥看向承天大门,又顺着那宫门,看向宝坛下跪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和朝臣。

随后,他在这万民之中,看到祭天下,身着大红冕服的她。

帝冠宝珠随风摇曳,大喜冕服上,是一条祥云盘龙。

龙纹图腾下,绣着十二印章祥瑞图,日月星辰,山河万里,和他一般无二。

今日后。

他将和她并肩王权之巅。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钟鼓齐鸣,打断他深思。

銮驾稳稳停在承天大门。

他起身,踩在万里红毯之上。

袖中指尖微微蜷缩紧握。

袒露他此时复杂心绪和紧张。

愿意吗?

他不知道。

只是按照规矩礼仪,一步一步,走向她。

然后,他到她朝天伸出一只手。

指尖纤细,虎口带着薄茧。

这双手,六年前,小幼白嫩,握笔有力,策论一绝。

他牵着她,从岭南府入京,一路六元及第,入朝登基。

如今......

他抬手,把手放在了她的手上。

两人紧紧相握。

“祝皇上皇夫凤凰于飞,和鸣铿锵,白首之喜,百年合心。”

“跪——”

万民朝呼,万民祭拜,万民同乐。

他们看着他们的帝后,踏入九百九十九层汉白玉石阶之巅,邀天地为证。

宝坛之上,春风轻拂,烈阳高照。

司礼监正使节奉册宝,行奉迎礼。

副使恭恭敬敬的端着正宫金册金宝。

“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回资惟重,内阁首辅沈埕安子沈怀舟,端正有德,称君仪之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琉玉看他接过册宝,把三支香递给他。

两人一起,完成祭天仪式,刻上宗碟,这大婚才完成了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