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婉一愣,一脸不可置信。
“娘,你要帮女儿。”
看着自家女儿这幅样子,徐氏眼睛一酸。
她摸摸自家女儿的头,一脸慈爱。
“我家婉姐儿自幼读书了得,若不是生为女子,也自有一番天地。”
她又道:
“如今皇上看重你,娘心里有了底气,便万事不惧。”
“我大魏女子若也能登科入仕,就不必再看夫家脸色,不必忍气吞声,更不必委屈求全。”
“你素来傲气,娘这次拼死,也为你挣个前程。”
郑淑婉眼眶一红,立马抱住她。
“女儿定不负娘期盼。”
“好,娘相信你。”
徐氏从林府出来,腰杆子挺得笔直,走路也不柔柔弱弱,也不莲步位移了,那架势十足,把门房都吓了一跳。
郑夫人是要去揍人吗?
好凶!
“夫人,这不合规矩,还是坐轿吧。”
成婚妇人不能抛头露面,这是大家规矩。
徐氏当没听到。
她走的飞快,是要找人算账的。
这几年在京城,满京的权贵女眷她都认的。
她当先来到米大人府和钱大人府。
受宠三姐妹齐聚,那可不是闹的玩的。
哪家不要命的老爷敢谏言!
当她们女子好惹的是吧!
受宠三姐妹虎虎生风,来到午门前,准备数人数回复递拜帖了。
却不想刚刚到午门,看到一帮子老臣在哭嚎。
好啊!
就那么不想我们女子登科入仕!
岂有此理。
她们快走几步,看到米大人哭的最凶。
“皇上,江州那个破地方,不能住啊!”
郑大人也跪在地上。
“皇上,江州贫瘠,万万不可迁都啊。”
钱大人附应。
“皇上,还请三思。”
三姐妹面面相觑。
什么情况???不是不让她们女子入仕吗?
不是要拼死谏言吗?
什么情况?
这厢疑惑还没消。
三姐妹便听见一阵谩骂声自长街而来。
她们回头。
只见满京四方百姓,带着菜叶子,臭鸡蛋,气势汹汹而来。
“!!!”
要造反了!
这里可是午门!
“就是这帮子文臣,不让咱们闺女科举!”
“一群迂腐顽固老臣,我大魏女子,哪里比不得男子?怎么就不能入仕为官!”
“砸死他们!我等女流岂是这般好欺负的!”
大妈大婶破口大骂,那领头的,都是菜市场吵架一把手!
等等!
三姐妹大惊。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天子当朝,为我百姓,让女眷有书可读,有银可挣,谁敢谏言!”
又一声,一袭袭白衣文人子弟奔赴而来。
“我大魏女子征战沙场为国平难,怎就不可登科入仕镇守朝堂?”
“谁说女子不如男——”
满京百姓齐声大喝!
“谁说女子不如男——”
慢着!
三姐妹慌了!
这都是误会!
这场面喧闹,让文武百官愣了愣。
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哎呦一声。
米大人被个臭鸡蛋砸到了头,捂着脑袋,痛的不轻。
米夫人一看,那还得了。
哪个砸的!站出来!
“砸死他们!”
大婶拿出菜叶子,准心一丢一个准。
“对!砸死他们!”
文人学子也丢,连骑射的百步瞄心,自也不差!
场面乱做一锅粥。
这京城可没有护国军,大魏天子住的地方只有暗器机关,这护国军要俸禄,早就遣散了。
这闹的可就大了。
米大人捂着头,他嗓门最大,回骂一句。
“要死了!本官都敢砸!谁管你们科举不科举,说的是这事吗!”
钱大人满头菜叶子,也出来说了一嘴。
“误会,都是误会。”
郑大人补充。
“压根不是一回事,大家伙都静静。”
不是一回事?
什么情况?
老百姓抓着菜叶子,准备先缓缓。
“皇上要迁都呢,抛弃咱们,要去江州!”米大人哭嚎道:“这种大事,本官谏言何错之有。”
靠!
去江州!
老百姓一下子慌了!
他们京城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就是和皇上离的近。
什么秋收大典,什么祭天大典,他们还可以看看皇上。
这突然要迁都!
还是去老远的江州!
不行!
千万不行!
段元三兄弟也在队伍里。
听到消息,都要哭了。
京城宅子白买了,要暴跌了!
老百姓也不砸菜叶子了,跟着文武百官后头也开始哭嚎了。
这午门动静大。
把正在小息的苏琉玉一下子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