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_作者:顾家十八(905)

2020-11-19 顾家十八

“祖父,这不妥吧,虽说举亲不避贤,但未科举就任从七品小员,实在不合规矩。”

瞿老将军老眼一瞪。

“怎么?我瞿家世代为国拼命,如今为孙子捞个从七品小员,就不合规矩了?”

他又道:

“祖父本想让你在兵部,也不知哪个老不死的办岔了把你调去内阁,不过也好,如今我大梁无征战,你先熬着,混一混。”

“......”苏琉玉不想去。

但又抵不过老爷子盛情。

特别是他袖兜兜里面的银子。

作为大梁退休主帅,那养老金和退休金可是足足的。

苏琉玉准备先抱上大腿,当个乖乖孙儿,再想着卷铺盖走人。

“将军府就不去了,孙儿还要在府里教书,空了再去看祖父就是。”

瞿老将军眼睛一瞪。

苏琉玉顺势挽上他胳膊,补了一句。

“每日下朝回家用膳。”

“这还差不多。”

第二日。

大梁朝中,多了一个平平无奇默默无闻的从七品小员。

作为关系户,内阁同僚是正眼都不带瞧她的。

想想也对。

政三省是什么地方?

文臣议政处,这里的大臣都是正儿八经的科举考生,熬资历熬上来的。

对于走后门抵缺进来的小员,哪凉快哪呆着去。

苏琉玉图个清静,也准备混混日子。

这乖乖孙儿的人设不能崩不是。

可偏偏,总有人就是看不过去。

“去把墨条拿过来,替本官研墨。”

“把这堆文书都赶紧处理了,做事麻溜点。”

“还有,咱们的请安折子你都送上去没有,还不快点。”

苏琉玉入朝,分到了七品内阁典籍的门下任职,这位上司姓田,长的清瘦,是寒门进士出身,三十多岁,熬了五年也才不过是升到七品,要往上升,怕是还要等许久。

所以,对于这位一进来就从七品的小员,是百般刁难。

苏琉玉哪里有过这待遇?

她入朝就是最尊贵的位子,受天于命,尽览皇权,哪里从底层干过。

更别说替人研墨,做奴才的活。

“怎么?这就受不住了?想当初本官刚刚入朝的时候,做事那可是尽心尽力,这内阁,可不是混日子的地方。”

“......”

苏琉玉把墨条递给他。

“下官刚刚入朝,对朝政还不精通,还需大人多多提携。”

“免了免了,本官最烦就是你们这些溜须拍马,做实事,懂不懂。”

内阁典籍寻到个机会教训,那是分分钟口若悬河,听的苏琉玉耳朵嗡嗡响。

她算是明白了。

这位上司,就是不会人情世故。

不喜欢讨好人,只会闷头苦干,这升职加薪的机会自然轮不到他。

“大人教训的是,下官定牢牢谨记。”

苏琉玉赶紧止住他的滔滔不绝,再听耳朵都起茧子了。

田大人扫了一眼恭恭敬敬的苏琉玉,心里消气不少。

他也就是看不上这种官二代,但苏琉玉多知礼,完全没有抵缺进来的傲气,也不想折腾她了。

“好了好了,你把这里收拾一下,今日下朝,要去侍读大人府上一聚,你跟着我一起。”

“......”

这算不算是,部门聚会?

“这位可是正六品,你仔细着点。”他嘱咐一句。

“......”

正六品......

这官职,以前她是连面都见不上了。

能入朝理事的都是从四品以上,这种掌勘校小臣,压根没机会面圣。

看着自己上司谨慎的样子,苏琉玉想了想。

“那下官这就去备礼。”

“送什么礼?侍读大人一生清廉,我等同僚不过是聚上一聚,何需送礼。”

“......”

才怪。苏琉玉没有经历过官场,但不代表不懂人情世故。

踏实肯干是好事,但要升职加薪也不是靠熬资历就可以的。

她数了数自己袖兜兜里的银子。

发现这几日坑蒙拐骗刚刚凑足三千两。

这三千两,就是本钱,等她寻个生意,赚她一赚,就赶紧走人。

她拨出一百两,去长街买了一个小玉砚台,去替田大人备了一份礼,这才去赴宴。

大梁正六品内阁侍读,别看官不大,但油水却足。

侍读一职,和侍读学士,内阁大学士是一个部门,这分量就大了。

内阁大学士是朝中从二品大员,这些七八九品的小员哪里能见到,所以把这位正六品侍读讨好了,说不定有个提携的机会。

“让你别送礼,侍读大人清廉,你小子别把你偷奸耍滑那一套拿过来。”

田大人坐在席面上低斥一声,很是不满。

“下官只是从礼数罢了,侍读大人相邀,下官第一次入府,自然要备上薄礼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