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_作者:顾家十八(932)

2020-11-19 顾家十八

后两日是策论。

如果说诗律经三项是基础测验,那么策论就是试卷后面的大题得分项。

无数寒窗苦读的文人学子因为策论被迫落榜。

四月初五。

贡院考舍气氛难得的开始压抑起来。

连研墨之声都少有。

考场巡逻小兵开始一一发卷,文人学子内心忐忑,要是破不了题,就还要等上三年。

“小元大人,好好考。”

这小兵显然认识苏琉玉,把试卷把笔墨分发给她,小声鼓励一句。

“谢了。”

苏琉玉笑着接过试卷,准备打起精神看题。

监考席面上,端坐着礼部尚书和礼部辅员。

旁边有个巨大的卷轴。

监考大人一敲铜锣,卷轴缓缓放下。

当看到考题的时候,苏琉玉微微一愣。

不仅是她。

整个考舍都陆陆续续的倒吸一口凉气。

今年科考,是圣上亲自拟的题。

这消息本就让人忐忑难安。

如今,又看到这题目,更是让人心中崩溃,隐隐焦躁。

“安静安静!”

监考大人敲敲铜锣大喝一声。

考场又寂静下来。

和起初的压抑的不同,这气氛沉闷又无助,不少读书人叹气声此起彼伏。

就连礼部尚书也拧着眉,若有所思。

这卷轴上,只有五个字。

金木水火土。

乍然一看,这倒不像是大梁出的题目,倒像是信奉五行阴阳的大商会出的考题。

天地五行阴阳,金木水火土。

这题怎么破?

怎么解?

难道要写一篇五行阴阳论?

但这会试考题考的是时政。

和五行阴阳有个毛关系。

众位考生笔杆子都咬破了,迟迟都未下笔。

苏琉玉收起目光,端正坐在案台前,看着墨条和新纸,也未下笔。

大梁,以农治国,这道是时政,定和五行阴阳论扯不到半点关系。

从何下笔,从何破题?

金木水火土......

要联合大梁时政的话......

等等。

要说大梁时政,那就只有.......

苏琉玉执笔于手,在卷面上缓缓写出八个大字。

“德为善政,政在养民。”墨迹晕染砚台。

摩挲之声让考场气氛无声焦躁。

不少读书人破题思路都未想好,听到旁人动笔,更加无法沉下心来。

礼部尚书是此次监考主审,他扫了一眼考舍,看到苏琉玉已经在研墨写字,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

学舍气味难闻,总有股阉臭味,礼部尚书捂着鼻子,慢慢踱步到苏琉玉考舍前。

晨光透着窗棂斜射在案台上。

也映照出试卷上笔力遒劲的八个大字。

墨如苍龙在野,挥斥方遒,还未看字,就已经让审阅人入目三分。

礼部尚书忍不住矗立在窗棂前,细看下去。

落目是破题首句。

‘养民’二字力透纸背,让礼部尚书醍醐灌顶,这才发现圣上出题的精妙之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低声呢喃两句,越发迫切想看苏琉玉的解题思路。

“金木水火土,谷惟修。”

“水灌溉,火烹饪,金断割,木兴作,土生殖,谷养民,是为‘六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好!

礼部尚书忍不住内心大喝一声!

破的好!

破的妙!

他连捂住口鼻的手都放了下去,周遭腌渍臭味完全抛到脑后,迫切的想要再看下去。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苏琉玉执笔之手突然停了。

断句断到这里,礼部尚书忍不住抬头。

“怎么不写了?”

“劳烦大人退后一步,挡着下官写字了。”

苏琉玉指了指他挡住亮光又体态富余的身子。

“那你快写。”

礼部尚书挪了挪,又伸长脖子往里探。

这动作熬人,没一会就脖子酸痛,但礼部尚书浑然不觉,他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热切,更甚者,看到苏琉玉墨干了还主动磨墨,让她好好想,别分神。

两人时不时还会讲点话,多是苏琉玉再开口。

“大人挡着下官了。”

“大人退后一点。”

“大人又挡着了。”

到最后,只要苏琉玉停笔,礼部尚书就挪一点,但没一会儿又凑上去,然后又退后一步,再继续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