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小事!
楚暄虽说平时混账了点,却也不是傻子。
一听说崔嫣然中了毒,他脑子里已经飞快想出了应对之策。
倒是几名王府良医懵逼了。
中毒?
并没有啊。
几名良医面面相觑,犹豫着该怎么说。
崔嫣然则是更急了,她再次惊慌地开口:“快!你们赶紧给王爷看看,王爷有可能也中毒了!”
良医们一听,瞬间被这个消息给吓坏了。
楚暄中毒了?
这可不是小事!
一名良医慌忙对楚暄说道:“还请王爷把手伸出来,让卑职号个脉。”
楚暄阴沉着脸,将左手伸了出去。
良医立刻开始号脉。
因为猜测着楚暄中了毒,他整颗心都提了起来。
要知道,永安帝可就只有三个儿子,还都是嫡子,连个庶子都没有!
现在楚晏去了边关,京城这边就剩下楚暄和太子楚旭。
要是楚暄被人下毒,出了事情,那……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谁知号着号着,他就觉得不对劲。
这脉象……不像是中了毒啊,倒像是吃了什么大补之物。
楚暄一直盯着良医的脸色打量,见他表情古怪,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但他好歹是跟着永安帝造过反,经历过大场面的。
所以并没有惊慌,而是面不改色地问道:“看出什么了?本王中的是什么毒?”
良医怕自己看错了,只得小心翼翼地说道:“还请王爷伸出右手。”
楚暄又把右手伸出去。
良医再次号了脉,发现楚暄的脉象果然不是中毒,而是吃了大补之物。
但他还是不敢确定,万一楚暄真中毒了呢?
于是他又让其他良医给楚暄号脉。
楚暄的身份到底要比崔嫣然这个王妃尊贵得多,所以在得知楚暄有可能中毒之后,良医们全都围着楚暄,倒是把崔嫣然给冷落了。
好在崔嫣然并未生气。
她也把楚暄看得更重。
她没有子嗣,楚暄要是出了事情,她就算不死,也跟死了没区别了。
所以楚暄必须好好的!
楚暄被几名良医围着一个个号脉,很快就不耐烦了:“你们号了那么久的脉,到底看出什么来了?”楚暄冷着脸问:“说吧,本王到底中了什么毒?”
良医们面面相觑,谁也没说话。
这下楚暄更生气了,他一看这些人连话都不敢说了,不禁怀疑自己中了某种无解之毒。
心里难免有些害怕。
于是脸色更冷:“本王让你们说!怎么都不说话?一个个都哑巴了?”
他也是上过战场砍过人的,一想到自己居然中了毒,他便气得杀意凛然,浑身的煞气吓得良医们噤若寒蝉。
良医们被吓坏了,好半晌,才有人颤抖着说出实话:“王爷的脉象,不……不像是中毒……”
因为中毒而气得想砍人的楚暄:“……”
老子都快被你们吓死了,结果你们说老子没中毒?
楚暄瞬间有种吞了苍蝇般的憋屈感,他死死盯着所有的良医,眯着眼睛不满地问:“本王没中毒?你们确定?”
这事谁敢确定?
良医们纠结了半晌,最后都说他的脉象不像是中毒,反而像是吃了某种大补之物,让他请太医来看看。
楚暄一听这话,表情就变得诡异起来。
不像中毒?
像是吃了某种大补之物?
这说的,难道是他喝的那两杯酒?
他在秦王府就喝了两杯酒,没吃过别的。
楚暄一时心情复杂,沉默了好半晌才又问道:“王妃呢?可是中了毒?”
大概是有了刚才的经历,良医们这次开口得挺干脆。
“回王爷的话,王妃的脉象,也像是吃了某种大补之物,而且此物似乎能够缓解王妃的寒症。
只是王妃似乎吃得不多,若是能够多吃一些,王妃的寒症应该能够改善不少,甚至利于子嗣。”
这下,楚暄就更无语了。
他想到崔嫣然刚才惊呼出声的“中毒”两字,再听良医的意思,心里就有些不得劲。
到了这时候,他如何猜不出来,崔嫣然分明是怀疑苏锦璃拿出来的酒有问题,所以不想让他多喝,这才撒谎说是肚子疼,闹着要回来。
甚至,她还觉得自己中了毒。
他就说么,二嫂根本就没理由给他们下毒。
他们要是在秦王府出了事,二嫂难道逃脱得了罪责?
太子妃肚子里有张保命王牌,二嫂可没有。
原来是闹了个大乌龙。
二嫂给他们吃好东西,崔嫣然倒好,居然以为二嫂给他们下毒。
这让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