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不忍心,苏锦璃还是没打算自找麻烦。
历史上的江鸾可是当上了太皇太后的人物!
先熬死了公公,后来又死了丈夫跟儿子。
巧的是,她的丈夫和儿子还都是突然暴毙,死得不明不白。
谁知道这里头有没有她的手笔?
且不说她没见到小皇孙,还没把握能够保住小皇孙的命。
就算她有把握,她也不敢出手。
万一江鸾学了那位女皇帝,狠心把儿子给弄死来污蔑她,她岂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
此时,苏锦璃还不知道太医为了保住江鸾的命给她用了虎狼之药,除非出现奇迹,不然今后她都不可能再怀孕。
又岂会舍得弄死唯一的儿子?
苏锦璃挑了身不眨眼,又不会过分素淡的衣服,带着朱砂进了宫。
她准备的礼物也很平常。
到了东宫,江家的女眷、晋王妃崔嫣然,还有太子侧妃吴莹莹都在。
苏锦璃面不改色地跟她们见了礼,然后就坐在椅子上,等着仪式开始。
因为小皇孙太过瘦弱,洗三的仪式也被简化了,只用水沾了沾手,没敢真的洗,就怕把他给折腾没了。
苏锦璃为了避嫌故意没往前凑,只远远看了一眼。
这一看她就发现,那个孩子真的太瘦弱了,就连呼吸都微弱得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不过,孩子身上居然有着微弱的灵气,气息跟她曾经见过的平安牌很相似,应该是国师给的。
有了这东西,倒是对他有些帮助。
只可惜,灵气太少了,效用有限。
跟她的灵泉完全不能比。
不过,苏锦璃可不会傻得把灵泉拿出来。
就算那个孩子看着挺可怜的,那也跟她没关系。
要不是江鸾太作,他又岂会遭这样的罪?
举行完洗三仪式后,孩子很快就被抱了进去。
苏锦璃瞧着差不多了,就准备跟张皇后告辞离开。
谁知竟是被她给拉住了。
张皇后脸上带着淡笑,看得出她笑得很勉强,估计是在担心那个孩子。
张皇后拉着苏锦璃说道:“宝儿,母后有些日子没见你了,你跟母后说说话吧。”
苏锦璃哪里好拒绝?
只能乖乖跟着她去了栖凤宫。去栖凤宫的路上,苏锦璃心里便有所猜测。
果然到了栖凤宫后,张皇后便叹息道:“你嫂子她早产,孩子这么小就生了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养住了。”
苏锦璃便说:“宫里那么多太医,应该有擅长儿科的吧?”
张皇后满脸无奈:“自然是有,只是孩子太小,太医们都有些束手无策。”
苏锦璃就又问道:“国师呢?他应该有办法吧?我听王爷说,国师会做一种平安牌,可以保平安。”
“国师是会做平安牌,不过这东西制作起来也不容易,需要供奉很久才能用。这次多亏了国师给的平安牌,你嫂子和侄儿才能母子平安。”
张皇后说到这里,又叹息一声,“可惜国师也没有好法子,他给了两块平安牌,但也没把握能够保住你侄儿。”
说到这儿,张皇后目光殷切地看向苏锦璃:“宝儿,母后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母后听说,你有个厉害师父,你若是见了他,能否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母后知道,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可是母后也没有别的法子,你侄儿他才那么小,又是你大哥的嫡长子,母后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样下去,总要想想法子。”
苏锦璃立刻说道:“母后千万别这么说,您的意思儿臣明白,只是儿臣虽然学医时间不长,却也听说过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想来母后已经问过太医,不知太医是怎么说的?狗儿现在这么小,可能用药?”
狗儿是小皇孙的小名,因为孩子太小,又是早产儿,未必能够养活。
所以还没取正式的名字。
永安帝给他取了个小名“狗儿”,说是贱名好养活。
苏锦璃也是今天来参加洗三礼才知道的。
张皇后听到她这么说,就皱起了眉头。
太医的确说过,也开了方子,只是她不太放心,所以才想问问,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主要是保住孩子的命。
张皇后斟酌了一会儿后说道:“太医开了药方,说是脏腑不足,须得用药调补。”
“原来是这样。”苏锦璃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也不说要看药方,只问了句,“不知太医可有把握?”
张皇后摇了摇头:“太医并无十足把握。”
苏锦璃安慰她:“太医向来如此,即便是有十足把握,也要说成七八分。儿臣觉得,国师的平安牌既然能够保佑大嫂平安生下狗儿,如今最凶险的都已经过去了,国师又送了新的平安牌,想来问题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