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景嗯了声。
他屈指,轻轻叩了下石栏,言简意赅道:“去查。”
此间太过热闹,姜洛没听见动用轻功的破风声。
她正猜这种环境,三七那些人会在哪藏着,身旁容景道:“吃不吃糖?”
姜洛问:“什么糖?”
容景道:“酥糖。”
说起来今日不仅是姜洛第一次约会,也还是她第一次在民间游玩。
尽管平时尚食局和小厨房会绞尽脑汁地做出各种花样,好哄娘娘欢心,像酥糖这种民间小吃也做过不少,但真正的民间做的酥糖,姜洛还是没尝过的。
她点点头,说吃。
容景便带她下桥,去买酥糖。
许是也闻到了那远远飘来的糖味,这一路上人不少。有小孩子边嚷嚷着谁先买到糖,谁今天就是老大,边横冲直撞地跑,完全不看路,行人纷纷让开。
姜洛怕撞着,也让开。
然后她和容景就被冲散。
等姜洛站稳抬头,前后左右挤挤挨挨全是人。以她的身高,她根本望不见容景在哪。
她没急着去找容景,只往路边再让了让。
恰巧这儿有个馄饨摊子,看姜洛一副等人的样子,好心的摊主要给她个小凳子坐,她婉拒,站在那里等。
这边姜洛开始等,那边容景发觉走散后,回头来找她。
本就没走多远,不过十来步,容景就望见正安安静静等他的姜洛。
她那个模样安静又乖顺,容景看着,心中微微一动。
不知那摊主说了什么,姜洛浅浅笑了,然后摇头,回了句话。
他走近过去。
“……嗯,他会回来找我的,”姜洛笑着对摊主说道,“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就好。”
摊主说:“他长什么样?老身也好帮夫人看着。”
姜洛说:“他长得很好看,人群里最好看的那个就是他。”
人群里最好看?
认为姜洛已经是自己见过最好看的摊主顿时嘶了声:“比夫人还好看吗?”
姜洛正要说她和容盛光的好看是不一样的,却忽然间察觉到什么,她转头,正对上容景目光,先是冲他笑了下,才对摊主道:“不麻烦您了,他找过来了。”
摊主这时也看到了容景。
就像刚才姜洛过来时,摊主觉得这位年轻夫人与旁人格外不同,现下摊主也觉得这位年轻公子容色与气度皆是极盛,可不就是人群里最好看的。
至少她摊子上原本正埋头吃馄饨的女食客们这会儿全抬起头,盯着人家猛看。
诚然,男食客们也在盯那位夫人。
这夫妻俩太瞩目,只单单站在那儿,就能吸引所有的目光。
“两位真是般配,”摊主道,“老身与两位也算有缘,还请两位赏脸,尝尝老身亲手包的馄饨。”
说着生怕姜洛像刚才那样婉拒,忙往锅里下馄饨,还道不要钱,就请两位尝个鲜。
姜洛问容景:“吃吗?”
容景说:“吃。”
两人便向摊主道谢,捡了没人的空位坐下。
才坐下,三七不知打哪领着个手下现身出来,往两人身后一站,隔绝了食客们的注视。
馄饨很快端来。
不得不说民间小吃之所以颇受追捧,是因为其本身味道实在过硬。这馄饨花样并不如何复杂,甚至看起来比姜洛在现代吃过的路边摊还要更简便,但等三七隐秘地验过,确定无毒后,姜洛才尝第一口,就被征服了。
又鲜又香,这手艺怕是得有好几十年的功底了。
等吃完馄饨,姜洛把摊主的手艺赞美一番,再次道谢,就要和容景走了。
她还惦记着买酥糖。
“来。”
容景向她伸出手。
这举动,在此之前,甚至是今日,他已经做过许多次。然而此刻,姜洛看了又看,才下定决心似的,把手递给他。
他便重新牵住她,往万家灯火中走去。
灯影憧憧,人影亦成双。
作者有话要说: 《开元天宝遗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
吃过午饭上床补觉了,又卡文,所以迟了
你们看完就睡吧,我去写明天的即便因为吃馄饨耽搁了些时间, 买酥糖的人也还是很多。
队伍排成条长龙,姜洛只看了那么一眼,就懒癌发作, 说不买了, 回客栈去。
都到这里了, 容景哪能不买。便哄她,让她去那边卖绿豆汤的摊子坐着等,他来排。
姜洛说:“你不喝绿豆汤?”
容景说:“我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