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只穿朝服和便服的天子换上轻便银甲,身后猩红披风宛如烈日般夺目。他骑在汗血宝马上,垂眸看人时,眼神是沉静的,偏教人觉得那静好像尚未出鞘的神兵,于是油然而然地生出要跪地叩拜的念头,恨不能随君同往,为他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姜洛远远地看着。
她身边是养伤养到一半,就不得不担起守护京城的重任的穆不宣。穆不宣望望容景,再看看姜洛,问:“真的不去同陛下道别吗?”
姜洛说:“不去。”她还在注视着容景,越注视越觉得戎装的容景好看极了,“这样就好。”
穆不宣道:“小阿洛……”
姜洛道:“我没事。”
穆不宣道:“可……”
可你看起来,很想跟陛下一起走。
他顿住,没说出这句话。
但姜洛好像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似的,说道:“他有他的事要做,我也有我的事要做,我留在京城是最好的。”她转过头来,冲穆不宣笑了下,“我真的没事,你不用担心我。”
见她神色安然,坐姿散漫,的确是不如何担忧的样子,穆不宣碰了碰不再疼痛,正逐渐愈合的右肩伤口,不说话了。
且说这日好巧不巧,正赶上容樱与薛问台大婚。
尽管听薛问台的剖析,知道此次御驾亲征,皇兄不会出什么事,但容樱还是没忍住红了眼眶,执意要送皇兄。
她甚至临时将拜堂地点转移到城门,好让皇兄亲眼看她出嫁。
好在无人说她任性。
当是时,凤冠霞帔的长公主郑重下拜,继而起身抬头,泪水摇摇欲坠,却到底没有真的掉眼泪。她尽力压住哭腔,复又行大礼,恭祝皇兄来日得胜凯旋。
在场围观众人见状皆感叹,长公主大义。
到这里,容景该走了。
走前他回眸,遥遥看向姜洛所在。
立在窗前的姜洛本就一直在注视着他,两人正好对视。
眼神交汇,然而距离太远,连轮廓都看不清,可有凭此传递些什么不得而知。很快,容景收回目光,一声令下,率军出城,姜洛也转身,对同样被留下来的高公公道:“回宫。”
高公公恭声应是。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来得有点迟,挠头,因为下午还是很没骨气地睡觉了or2给大家发红包吧!
顺便问下我原本打算番外里给容奉安排一章,大致是讲他梦见阿洛在现代和顾承与过得很好balala,就主要是虐他,你们想看吗,想的话我到时候就写,不想就算了回到宫里时, 穆贵妃和薛昭仪已在永宁宫候着了。
难得最能叽叽喳喳的李美人不在,穆贵妃边给腿上正打呼噜的银霜儿顺毛,边道:“以前还不觉得, 这突然少了两位妹妹, 宫里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了。”
薛昭仪应道:“是安静许多, 妾一时竟有些不太习惯。”
穆贵妃道:“两位妹妹最快也要下个月才回来……真是想想就感到寂寞。”
适逢月底,早晨送陛下出宫后,李美人和赵婕妤也跟着出宫。
诚然, 像李美人是真的带着仪仗回家省亲, 赵婕妤则求了容景恩准, 乔装打扮随军去往边关,据闻极有可能会上阵杀敌。
想起赵婕妤临走时请求自己替她保密,免得大家为她担忧, 看穆贵妃和薛昭仪说起赵婕妤得腊月才会回来,俨然是赵婕妤刚走, 就已经开始想念她了, 姜洛道:“婕妤腊月不回来。”
“啊?”
“她可能要翻过年才回来。”
当然, 也可能永远都不回来。
毕竟是打仗,战场上刀剑无眼, 赵婕妤甚至提前写好了遗书, 悄悄交给姜洛, 请姜洛代她保管。
倘若战争结束, 她没把性命丢在战场上,成功活下来,她就跟父亲回家,身披荣光地省亲;倘若丢了性命,那便没什么可说的。
如此, 不论结果是好是坏,赵婕妤全都考虑得再清楚不过。
按照姜洛的习惯,她凡事都会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但这次,非常难得的,姜洛不认为赵婕妤会出事。
好歹赵婕妤杀过人,是有经验的。等去到真正的战场上,顶多最开始有点无法适应,往后必然比别的新兵适应得要快。
再者赵婕妤的父亲此次也在大军之列,位置还不低,加之赵婕妤又是后妃,容景肯应准她随军,也是因为她有杀敌的同时,也能护住自己的能力。这般双管齐下,别说是战死沙场了,赵婕妤想受伤都难。
这么想想,打仗加省亲,快的话四个月、五个月,拖得久了兴许得半年,甚至更长。
姜洛喝口茶,想等到过年的时候,不定宫里能凑多少人呢。
“过年?这么久。美人妹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