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那位野心勃勃欲要问鼎天下的先代秦王死的不明不白,秦国误以为是周天子不满秦国讨要侯王之位的举动,先一步毒死了他们的王,才一意孤行要讨伐周为他的先祖讨一个说法,却不想当白起入周后,在临死周王的口中得到了一个与他们所以为的,截然相反的真相。”
熊负刍抬手在胳膊上来回摩擦了几下,半信半疑。
讲故事的人却在继续:“其实这件事,莫说是秦国了,连周天子,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正因为此事,秦昭襄王才发觉了其中异常,经这么多年后,才终于确定了这一直在搅乱天下风云的人,究竟是谁。”
“是谁?”
莫说是楚王了,就连扶苏和蒙恬也被唬住了,他们跟着白舒的思路,下意识的问出了口。
“纵横家,鬼谷子。”
面色阴沉的白舒看着楚王,缓缓的吐出了这个名字。
“这一切,这百年,都是鬼谷子的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白舒,久违的开始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纵横家鬼谷子风评莫名被害蒙恬听着白舒的话,思绪却不由的跟着他的想法逐渐逆推——诚如白舒所言,每当中原即将面临一家独大的局面时,就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关键人物,改变大局的走向。
晋国足够强大到可以一统中原时,张孟谈和智伯瑶冒了出来将晋国一分为三,有了后来的赵魏韩。魏国魏文侯主张李悝变法,眼瞧着魏国要一家独大,其主将庞涓却带着魏国主力折损在了孙膑手中——孙膑与庞涓皆为鬼谷子之徒。
而在魏国逐渐没落的途中,赵国公仲连开始变法,楚国也有了吴起变法,田氏代齐后齐威王也力主变法,秦国也有商鞅开始改革。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七国走向了并立中原的局面。
这其中以秦齐楚三国最为强盛。
楚国地域广袤人才众多,可就在这样的风头上,先是支持吴起变法的楚王暴毙变法无疾而终,楚国陷入了内乱之中。而秦国强盛,却有公孙衍游说诸国和而攻秦,致使秦国战力大损。张仪又在齐楚之间来回游说,磨损了齐楚之威——这俩,公孙衍不好说,但张仪却是鬼谷子的弟子。
楚与秦国力大损,齐国却是妨碍不大,于是便有了五国伐齐,燕将乐毅占领齐国大半地盘的事迹。而在秦齐楚走下坡路的同时,赵国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赵国开始崛起,再次将中原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拉锯战——对,游说五国反齐的苏秦,鬼谷子的弟子!听说乐毅也是他的弟子!
再后来,秦与赵长平之战,眼瞧着秦国即将吞并齐国,一个叫范雎的男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游说秦王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赵国不说,还让他杀害了秦国的武安君白起,致使秦国文武陷入了敌对的混乱中——据说范雎也是他的弟子!
这么一看——鬼谷子命真长啊!
蒙恬和楚王的想法在此刻高度的重叠在了一起,比起为将的蒙恬,自诩会成为明君的楚王脸色更为难看。因为比起蒙恬,他要想的更多:“你以为这样,孤就会告诉你孤的消息是从何而来的么。”
虽然此刻他的脸色难看至极,但楚王还不算太迟钝,知晓此刻白舒之所以愿意和他说这些,并非是因为看在他落入敌手的怜悯,更不是好心的解惑。而是想要从他手中探听到消息的打探:“孤是不可能告诉你的。”
“虽然楚王您不愿说,不过舒多少还是能猜到一二的。”白舒也没有恼怒不满,他缓缓的摇头似是惋惜,“舒一生自问无愧于他人,但细数下来,恨舒至此,如此迫不及待想要置舒于死地的,算来算去也就只有廉颇老将军了。”
“不过的确是没想到,为了能够彻底除掉在下这个叛赵之人,他会枉顾他一生正大光明的行事作风与宗旨,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白舒的表情越发遗憾,“也没想到,为了这个目的,他竟然连楚王您,都要去利用。”
熊负刍怔了一下,顺着白舒的话,脸上的笑容越发得意:“是啊,莫要说是被你利用的廉颇,只要你的身份一公布,天下人都欲将你除之后快呢!”
什么鬼谷子,什么隐藏在七国背后的局,和他这个如今已经沦为阶下囚,光荣不复的楚王又有什么关系呢。七国之间的纷争,如今秦灭虽六国,天下固然对秦有敌意,可比起名义上的正统,中原共主周天子,又算什么呢。
白舒的桃花眼眯了起来,看着楚王坦荡的样子,琥珀色的眼底闪过寒芒,口中却是话锋一转,从楚王的反应中,否定了自己之前炸楚王的猜测:“不是廉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