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_作者:漫漫行(417)

2020-12-10 漫漫行

不说别的,这里只书院就有很多。无论在哪个时代,书院和学校都是决定一个地区文化水平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从北宋开始这里便建设起了和靖书院,南宋时期又建立了学道书院,到了大魏,这里的书院就更多了,比如金文书院,天隐书院,碧山书院等等,多大五六家书院,在大魏,苏州出了不少当世大儒,所以苏州的书院是大魏很多读书人最为向往的地方,这里文化璀璨,思想开放,探讨学术,在这点上苏州可以说走到了大魏的前列。

当然,除去学术之外,苏州的纺织业也是极为发达的,这里从事纺织业的女子很多,从这里下手改革纺织业,是薛夷光和太子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这里有天下闻名的苏绣,苏州纺织业闻名天下,这里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所以在大魏,苏州的地位很重,如果在古代也有城市排名的话,那么苏州绝对是一线城市。

所以,苏州知府的位置很是抢手,上一任苏州知府卸任,京中上下惦记苏州知府的人可不少,若不是太子,薛夷光凭自己想要抢到这个官位还是很难的。

和上一次来江南游学不同,薛夷光这次来江南是上任,所以在她还没有到苏州的时候,苏州的同知,通判和各地的知县就已经在江边等着她了。因为薛夷光这一次要带的人不少,再加上安国公夫人年纪大了,她不想安国公夫人这么劳累,所以选择了水路。

苏州同知孙理带着苏州的官员一早就在江边迎接,旁边的苏州通判姚远对着孙理道:“没想到抢来抢去,这大魏的官员都没抢过一个女娃子,可真是好笑!”话语间,满是对新上任的苏州知府薛夷光的不屑。

比起通判姚远,孙理一向是谨慎的,对着姚远呵斥道:“胡说什么呢”虽然他也觉得一个女子压在自己上头,做自己的主官不舒服,但到底是未来的太子妃,孙理不会像姚远一样口无遮拦。

“我怎么胡说了?”姚远不屑道:“要不是凭着太子和安国公府,她怎么能当上苏州知府?我若是记得没错,她进入官场才不到三年吧,短短三年,从六品到四品,这速度,武将都比不了!”

孙理听后,皱眉道:“永嘉郡主在胡族一事上确实立下大功,还有燕云一事,总之,朝廷敢这样给永嘉郡主晋升,而且阁老们都同意,想来也是有功劳的。”

“胡族究竟是谁的功?谁又好说?”姚远反正不觉得一个女子能够立下什么大功,“安国公和太子将自己的功劳安在其身上也未可知!”

孙理看着说不通姚远,也不想劝说,只能警告道:“你最好小心些,她是郡主,是未来的太子妃,更是你的上官,别忘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会儿见到她,你最好收敛些。”

姚远也不是不通世事的人,听到孙理的话,自然应道:“我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她要是老老实实地来当个摆设,我也不说什么。”姚远接着道:“她要是随意插手苏州的政务,随意瞎指挥,我可是不会给她留情面。”姚远丝毫不觉得一个女子能有什么理政上的本事,女子最多只会搬弄权势,哪里懂什么政务?懂什么治理地方?

孙理听后也没说什么,不过他本人也是这个意思,他已经是正五品的官员,知府不在,他甚至可以代为行使知府的权力,他也不觉得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能有什么本事。

旁边的推官和知县等人听到前面两人的对话,心里也都暗自点头。他们这些人年纪都比这位永嘉郡主大上不少,来了个女子当主官,这年纪都能当他们女儿,他们能自在重视那才是怪了。

不说别的,就是这官场中的弯弯绕绕估计这位永嘉郡主都不懂,更何况其他?

正在这时,只见两艘官船从江上驶来,众人都理了理一副,等待这位新上任的知府。

薛夷光也注意到了早就已经等候在码头上的苏州官员,她笑着对身边的梧桐道:“将官服拿过来,替我更衣吧。”这个时候,还是穿官服更符合她的身份。

等到薛夷光换好官服的时候,穿也已经到了码头,薛夷光率先走下船。

孙理看到面前身着四品官服的薛夷光,很难反应过来对方是一个女子。他本觉得女子应当是娇小的,但是永嘉郡主的个子在女子中绝对算得上高挑,甚至比一些男子还要高尚一些。永嘉郡主虽然面容秀丽,但是身上的气势和书卷气反倒是会让人忽视永嘉郡主原本绮丽的容貌,反倒是给人一种温润之感,仿佛是文雅俊秀的公子一般。

若说永嘉郡主和平常的文人士子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永嘉郡主身上有一种威严,特别是和永嘉郡主对视的时候,能让人感到一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