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首领笑着挥刀,目露嗜血的凶光,直奔吕夷简。
“保护吕相!”
殿前侍卫们忙也把吕夷简包围在安全圈内。
“看来你们很想一起死!既然官家既然不领我的情,那就只能尝尝被乱刀砍死的滋味。”林尚书立刻松手,酒杯随即落在地上被摔得粉碎。
“总该叫我死个明白,你因何要谋反?你已经官至刑部尚书,待你还不够好么?”赵祯厉声质问林尚书。
“待我好?”林尚书嗤笑,显然不认同赵真的话,“其实我本来有满腹之言想跟官家好生说道,可此刻我却觉得说什么都是废话。那些眼里看不到你的人,他们根本不了解你的感受,永远不知自己错在哪儿。何必浪费口舌,给你们拖延时间的机会,请官家趁早上路吧!”
局势瞬息万变,难料真正支援的人马什么时候会到,林尚书还没有蠢到看不出赵祯在故意拖延时间。
“此事绝不仅是你一人的图谋,幕后主使是谁?”吕夷简怒问。
“你这话什么意思?”林尚书立刻面目狰狞,双眼跟吃人一般瞪着吕夷简,“瞧不起我?觉得以我一个人的能耐做不成这么大的事?全天下就你吕夷简聪明,而我就是没用的蠢蛋?”
吕夷简蹙眉,没想到林尚书对他的质问幕后者的反应会是这般。
韩琦倒是听出点了门道,必然是有人提前拿话铺垫过,告诉林尚书谁问他这问题就是在质疑他的能力,在骂他蠢,所以林尚书才会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反应如此过激。
林尚书这个人才庸却十分自傲,若非出身根基深厚的高门士族,年轻时运气好,捡了便宜立功,否则以他的能耐根本坐不到尚书之位。偏他没有自知之明,自恃才华横溢而不得赏识,多年来心中想必累积了不少怨憎和不满。
赵宗清最擅拿捏人的弱点,并利用到极致。林尚书的郁郁不得志,碰到赵宗清的妙言赏识,必然能得到极爽快地抒发。日子长了,林尚书将他奉为知己,赵宗清的话便会越来越有分量,最后大概就到了赵宗清指哪儿他就打哪儿的地步。
此期间韩琦一直暗中观察赵宗清的反应,至今为止,他倒是伪装得极好,没露出半点破绽。显然他没林尚书那么蠢,在这种时候就暴露自己。即便今日他们成功杀了皇帝,若想篡位成功,得到众臣支持和天下百姓的拥趸,便要名正言顺、以德服众,顶着谋反乱贼的名声肯定不行。
而林尚书就这样被赵宗清推出来,必然无法全身而退。可怜他到现在还不自知,仍得意洋洋地显摆。
吕夷简嘲笑林尚书是奸小之人,而且是蠢透顶的那种。
“我好心劝你一句,别再玩火***了。”
死到临头了,居然还有脸摆出一副宰相的姿态教训他!
林尚书怒极,命令刺客们统统全上。并告诉他们谁若率先取了皇帝和吕夷简的首级,赏黄金万两!
上百名刺客蠢蠢欲动,与殿内众臣和三十名侍卫对峙,不论是从人数上还是武力上,他们都相距悬殊,少的一方根本没有胜算。
“给我杀!一个都别留!”林尚书眼睛冒着光芒,兴奋地喊道。
今天在殿内的这些人都知情是他谋反,所以他在暴露自己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做好了打算,全都杀干净。
等回头新帝登基的时候,朝内急需人才,他就是最大的功臣,便可以打量推举自己的心腹上来。到那时候,他就功勋最高掌事最多的权臣,比吕夷简更厉害,什么丞相、开封府推官,甚至亲王,他都不会看在眼里。
赵祯看着林尚书前后露出的嘴脸,心里好一番唏嘘。平日总见他一副谦卑憨厚态,原来得志的样子这般狰狞。他三子犯错,赵祯谅在他是老臣,在尚书的位置上无功却也无大过,仁慈保留他官职,只训斥了几嘴,没有做降黜处理。
怎料他不知丝毫感恩也罢了,竟欺君犯上,图谋要他的命!这比养了个白眼狼还让他觉得恶心!
赵祯放缓呼吸,最终决定沉住气,忍到最后一刻,他倒要看看还有没有更让他惊讶的事情出现。
剑拔弩张之际,眼看要刀剑相撞——
“慢着!”一声高喊,赵宗清走到了林尚书跟前。
赵祯、吕夷简和宋御史同时都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宗清。
韩琦的目光则一直收敛,淡淡的,好像在旁观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林尚书紧盯着赵宗清,不想错过他任何一个眼神暗示,嘴上佯装不耐烦叱问:“你想干什么?”
赵宗清举起手中的匕首,对林尚书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义不背亲,忠不违君。官家既是我的君,也是我的亲,今日即便以我一人之力无从抵御,我照样要拦着。除非我死,否则你们休想从我这里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