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来到了一辆辆大车的边上,看了看这批木板。木板的形状非常整齐,长度,宽度,都几乎一模一样。
马良不懂木头,但能看出这批木板的材质都非常好。
在豪强人家,这样的木板会用来做地板。但是在军中,这样的木板的作用,就要广泛许多了,造船,搭建浮桥,制作攻城器械。
马良立刻猜出了一些事情,便离开了仓库,来到了关平的书房,见到了关平。
“季常,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关平请马良坐下,询问道。
说来有些奇怪,二人一个是典农校尉,一个是典农司马,是一把手和二把手。因为在同一座衙门内,所以二人也经常见面,但一起坐下来交谈不多。
关平将事情交给马良,马良也尽心尽力,二人相得益彰。
所以马良很少特地这样来找关平,因而关平很是奇怪,还以为部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就让关平犯嘀咕了,出兵在既,莫要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却是马良猜测的没错,那新运来的木板是做浮桥用的。关平打算后半夜出兵,带上大批的物资,两天内向西直行赶到汉水,搭建浮桥,进入上庸地界。
关平走后一天,典农部男女,以及大将甘宁便会带着大批物资,多张旗帜,假装兵马众多的样子,作为后援。
马良见关平不动声色,便只能说道:“校尉大人,我发现军中忽然多了许多木板。”
聪明人之间说话,不需要解释的太清楚,只需要透露出一点信息,便足够了。
关平立即明白马良是猜出了什么。而反正今晚上便要出发了,马良当然是可以信任的。
只是关平谨慎,所以才将此事缩略到三个人知道的地步。
关平于是便笑着说道:“季常猜对了,后半夜便会有军令。”
马良深深看了一眼关平,然后冲着关平拱手,起身退出了书房。
马良是第四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而随即便有许多人知道了。张苞,赵统,周雄,李飞,廖化。
当夜五更。
天公作美,群星当空。卧房内,关平被婢女唤醒,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张雨,蹑手蹑脚的起来出了卧房来到小厅。
小厅内,周雄带着两个亲兵来伺候关平,关平洗漱更衣,简单的用了膳食之后,披上大氅,与周雄一起出了衙门。
衙门外聚集了许多人马,周雄,李飞部的二百余亲兵,廖化部的五十五位探马,丁奉,丁封兄弟。
以及营司马马良,以及什长马谡。
关平先看了看马良,说道:“后事便托付给季常了。”
“大人放心。”马良拱手回答道。
“幼常,我升你做参军。”关平有对马谡说道。
“诺。”马谡十分沉稳,不惊不喜静静回答道。
马良感慨万分的看着马谡,自家这位幼弟真的是变了。现在马良已经确定,这计划恐怕马谡有参加。
如果是当年,马谡会立即告诉他。
而现在马谡居然滴水不漏。
马良不仅没有因为保密而责怪马谡,反而十分欣慰。一番交谈的时候,李正,张苞率部与关平汇合,不久后,关平下令出兵。
大队人马带着许多大车,车上装着辎重粮食,以及搭建浮桥所需要的木板。浩浩荡荡的向着西方出发。
目标,上庸。上庸三郡,位于秦岭南部,分布在汉水两岸,绝对的深山老林。县城不过九座,分布在小块的山谷,或平原之上。
这三郡本属于汉中,因为穷山恶水没有油水,派兵控制太难,所以被张鲁放弃了。刘表却是不嫌肉少,派兵去取,所以这三郡就成了荆州的地盘。
关平率领麾下一千二百余人经过两天的急行军,穿越了大片的无人区,越过平原,也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汉水。
汉水河道很宽,可以行驶大船。
汉中的船只可以沿着汉水到达荆州,进入长江。
关平早就派人打探过这一段水域,选择了一个流水平缓的区域,下令搭建浮桥。此行,关平也带来了一些专业工匠,在工匠们的指挥下,士卒们合力搭建浮桥,不过半日,便建造好了这座浮桥。
浮桥造好之后,关平留下来李正率领本营人马,镇守浮桥,等待后续大军。
关平则率领张苞,周雄,李飞,丁奉,丁封,糜威,赵统等人,翻山越岭,到达了房陵城外。
走的很辛苦。
虽然有大的山路,但汉代的山路再宽广,也不容易走。幸好现在是冬天,雨水少,若是夏天行军,恐怕大雨就能阻隔大军行动了。
上庸三郡,当真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不过在三国历史上,镇守上庸三郡的半独立实力,最终都被攻破了。孟达,申家兄弟,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