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268)

2020-12-28 三七开

甘宁接到肚兜后脸色有些奇怪,但送肚兜来的士卒,便告诉了甘宁计策甘宁点了点头,命人去寻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将肚兜与书信绑在石头上。

随即甘宁翻身下马,手握肚兜,大声说道:“既然申家兄弟不敢出战,那便穿上此物。”

一声大喝之后,甘宁振臂将石头扔向了上庸城。甘宁的位置距离上庸城百步开外,那石头也足有一二斤重。

城墙高达二丈。

甘宁振臂将石头扔入城上,去势甚至将一名无辜士卒给砸死了。这无辜士卒当场脑浆迸裂,气绝倒地。

“此人真是神力。”

申定与城上士卒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未免士气更进一步受到打击,申定让亲兵将这倒霉的士卒抬下去了。然后才捡起了地上的肚兜,以及书信,又派遣了一个心腹,将这两样东西送入了城中。

但是城中的申家兄弟,仍然是没有任何回应。

消息过去,仿佛是石沉大海。

“据守城池,有敢言战者,杀。”申定已经完全知道自家两位兄长的意思了,憋气不甘心的同时,抽出了腰间的佩剑,一剑砍在了旁边的柱子上,剑锋深入柱子。

申定也不拔出佩剑,仍有剑卡在柱子内,豁然转入城门楼内,关上了大门,眼不见为净。

城上的士卒面面相视,而后士气又低迷了许多。

申家兄弟不敢出战,被如此羞辱都不敢出战,着实是打击士气。

关平在写信之后,便又带着马谡一起来到了营门上观看局势,见此一幕,便叹了一口气道:“鸣金收兵。”

“叮叮叮!!!”随着急促的金铁之声中,甘宁率领三千精兵如潮水一般的退了回来。甘宁率领大军回到大营的时候,一名亲兵取出水袋给甘宁,甘宁咕噜咕噜的喝下了大半的水,擦了擦嘴巴,问道:“关校尉,马参军呢?”

“回禀将军。二位大人回去大帐了,并请将军回营后,立刻前往大帐。”

甘宁点了点头,翻身上马,率领少数骑士越过营道,直达中军大帐外。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了亲兵,甘宁步入大帐。

“贤弟,马参军。”甘宁进入大帐后,对着关平与马谡行礼,然后来到了次座上坐下。

严格来说,这座军营是甘宁的,这顶帐篷也是甘宁的。但因为关平乃是关羽之子,又是这一次军事行动的负责人,所以坐在帅座上。

关平也对甘宁拱手还礼,道了一声,“甘兄辛苦。”

客气之后,关平直言道:“甘兄。一来攻城得不偿失,二来也没有攻城器械,三来刘表恐怕要动手。我打算留甘兄率领一千精兵在此镇守。另外三千精兵由审司马统帅,随我去汉水下寨,以阻挡刘表。”

这一次行动,马谡也算是得手了。

上庸城内的守军士气下降了。

但也仅此而已了。

申家兄弟既然铁心做了缩头乌龟,关平也只能望城兴叹。关平打算留甘宁领一千兵马,再选择一个更加险要的地方安营扎寨,监视上庸城内的申家兄弟。

而他自己则率领余下精兵,回去汉水下寨。包括后军的八千男女,也将退回房陵。

这些男女本来就不是作战的,关平是打算在平定三郡之后,让八千男女在房陵耕田。

这是关平与马谡一起商议后做的决断。甘宁闻言却沉吟了一下,说道:“贤弟给我留一营兵马,五百五十人便可。”

一小营,便是一军候。

甘宁麾下目前有八小营,四千余人。

“一营太少了。”关平闻言小吃了一惊,摇头说道。

须知道上庸的申家兄弟是很重要的,监视,防备其从后方偷袭,乃是重中之重。再则,关平此去抵抗刘表大军,多五百人少五百人没什么区别。

“莫非甘校尉是打算诱敌?”马谡却是眼睛一亮,却仍是喜怒不形于色,沉稳说道。

甘宁闻言笑道:“申家兄弟惧怕战败,所以不敢出战。但若是他们明确知道我营中只有五百人,难道还会忍住不动手?”

关平也明白了,而且有些郁闷。

这甘宁想的计策,马谡立刻明白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感情就我是个迟钝的?

算了。

关平摇摇头,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了。他也就是个普通人,搞搞小发明可以,但是论起打仗,眼前这两个人才是精英。

“就算诱敌,五百人也太少了。”关平更担心的是甘宁的安全。

“兵不在多,而在精锐。骤然相遇,将不在智,而在勇。便是申家兄弟五千人倾巢而出,我五百人足以破之。再则,若是人马太多,申家兄弟反而疑虑,不敢来劫大营。”甘宁脸上露出神采,自信而坐,自有一股雄烈之气。